滨州市温州商会会长黄大顺:为能吃上“馒头”闯滨州 今已招引来千家温州商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3 02:25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黄大顺是为吃“馒头”来到滨州的。

  “在我们家乡,把‘包子’就叫做‘馒头’。我父亲很早就来到滨州做生意,说起当地的生活,他告诉我‘那里人天天吃馒头’。”在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天天吃“馒头”对一个懵懂少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1987年中学一毕业,黄大顺就来到滨州探望父亲,迫不及待体验一把天天吃“馒头”的生活。

  滨州市温州商会会长黄大顺。

  机缘确实有些奇妙,一次探望就让黄大顺决定把根扎在了滨州。

  “这里人淳朴、善良,叫我不舍得离开。”自古温州人便以外出经商为荣。也许秉承了温州人四海为家的经商基因,黄大顺随遇而安,在滨州一住就是30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边学游泳,一边长身量,把父亲手里那个电器零件商铺发展成下辖四个全资子公司的山东滨能电力集团,演绎出一段“温州人在滨州”的精彩故事。

  真诚、专注的行事风格,成就了黄大顺的家族事业,由电器门市部向集团公司进阶

  一般人心目中的企业家应该是什么形象?双目如电,锵锵侃侃,精明机敏溢于言表?城府深沉,杀伐决断,于帷幄中指点江山?这些似乎与黄大顺都不沾边。他?削安静,眼神清澈,与陌生人谈话甚至会局促脸红。也许恰恰是这份内敛低调,成就了黄大顺真诚、专注的行事风格。

  三面环山,东临大海,“七山二水一分田”,温州人自古便有外出经商的传统。特殊的文化积淀,让他们走南闯北多出一份创业齐家的意兴,少了一些背井离乡的漂泊之感。“中学毕业后,我的同学中出门做生意的大概有70%。”漂在滨州,对黄大顺来说也算不得偶然。

  “有人说我们温州人做生意是‘能做别人不愿做的事,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能挣别人挣不了的钱’。因为有父亲给我打的基础,来滨州创业相比别人,我的欢笑比泪水多。”黄大顺说道。

  父亲打的基础,指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北镇开设的“滨州市机电设备供应站”。改革开放释放了温州人经商创业的天性,“家家户户是工厂,村村镇镇是工厂”,催生了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繁荣。作为“温州模式”重要发源地,黄大顺的家乡乐清市柳市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低压电器产业崛起,很快占领了全国低压电器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中国电器之都”。经战友介绍,黄大顺的父亲来到滨州,做起了电器推销生意。“机电电器零件都是在温州老家生产发送过来,滨州的店铺负责销售。主要业务是为胜利油田配套配电箱、配电盘等。”

  “臭水沟太阳晒,柏油马路黄土盖。机关大楼腚朝外,烈士陵园谈恋爱……”这首顺口溜,也正是滨州留给黄大顺最初的记忆。“这里虽然知名度不高,但是人特别纯朴。地方小,找人都方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家的商铺还是滨州为数不多的个体工商户。这一小片事业的“蓝海”,为他们扎根滨州、深耕滨州预留了空间。

  1997年,父亲成立德力西集团滨州公司,完成了向品牌化经营的关键一步。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历练,黄大顺也逐步走上前台,开始参与管理经营公司的生意。从低压电器销售,到高低压设备制造;从电力工程施工,到电力辅助设施维护、保养,黄大顺接过父亲衣钵,把家族事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增粗延长。

  2009年,又一个十年过去,山东滨能电力集团在黄大顺手中诞生。昔日的机电设备商店摇身一变,发展成为下辖四个全资子公司,专注于高低压电气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的科技型企业。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国家强制性产品CCC认证,并获得国家电监办承认的承装(修、试)电力施工许可,产品和服务遍布全国。“今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举行,我们的电力维护队伍代表滨州参与了大会的电力保障工作。”他颇为得意地说。

  30载艰苦创业,黄大顺用诚信、专注,成就了家族企业从个体工商户向集团公司的成长之路,也为温州人“做生意,先从小处着手”的生意经填写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20年里,黄大顺为会员大事小情忙忙碌碌,把会长、主任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滨州市温州商会,是滨州成立最早的异地商会。滨州市温州商会会长,是黄大顺最亮眼的身份之一。

  “大概是1998年底,当时的小滨州市主要领导带队去温州招商引资。温州有很多南下干部,不少是滨州老乡。因为这层关系,温州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团非常重视。在会谈中,当时的温州市委书记提出,既然有几千温州人在滨州创业,建议成立滨州市温州商会,作为两地沟通发展的桥梁。”双方一拍即合,很快,滨州市温州商会就成立了。众望所归,黄大顺担任了商会会长。

  “现在温州的外地商会已经超过了280多家,但当时商会还是个新生事物,温州也刚开始搞。我们滨州是全国第七家温州商会,是最早的那一批。”黄大顺说,“由哪个部门主管?用不用注册执照?一切都没有先例可寻,最终市里研究决定把我们商会的牌子挂靠在市工商局。一直到2009年商会成立十周年,滨州市温州商会的全部手续才规范确立下来。”

  “商会的主要工作是团结会员企业、增进会员交流、规范会员行为、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权益、提供相关服务,目的就是助推两地经济合作发展。”“商会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都比较重视。“因为是滨州第一家异地商会,所以那几年不仅仅在滨州的温州人踊跃入会,不少浙江、江苏、福建来的商户也希望加入我们。”

  “其实商会还有一个牌子——温州市驻滨州办事处。我兼任办事处主任,每年要回温州参加两次思想学习。”黄大顺说。也许因为这层关系,滨州市温州商会发展得非常规范,不仅成立了党支部,而且有固定办公场所,定期组织活动,规范发展党员。

  “工商联是商会的娘家,商会是会员的娘家。现在商会有一千多家会员单位,大家遇到什么困难都愿意回娘家求助。”前几天,一位在滨州做服装生意的会员孩子上学遇到麻烦,来找黄大顺——各项条件都够,只是暂住证还没有办下来。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孩子急得直哭。黄大顺赶紧与教育部门协商,先照顾孩子就近入学,等暂住证寄到后再补办手续。

  20年里,黄大顺为这些大事小情忙忙碌碌,扮演着自己会长、主任的角色。“大家信任我,我就应该把事办好。”

  “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尽上绵薄之力,既是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也是回报‘第二家乡’的实际行动”

  2018年7月25日,滨州市温州商会与滨州市红十字会签订协议,承诺为邹平县的袁新如姐妹提供今后的学费。袁新如、袁新捷姐妹俩的家庭不幸,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媒体上了解到姐妹俩的困难之后,两个孩子自强不息、勤奋好学,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商量姐妹俩大学本科毕业前的学费,全部由我们商会来承担。学费按学年捐赠,每年7月底交到市红十字会。”黄大顺说,“我们会一直关注姐妹俩以后的成长,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009年,黄大顺带领温州商会为全运会滨州分会场的建设赞助了120万元。今年我市承办“李宁·红双喜杯”2018年全国业余乒乓球锦标赛(北部赛区),黄大顺又带领商会为场馆建设捐助了上百万元的设备。

  据了解,滨州市温州商会每年都向慈善机构、红十字会等部门捐款献爱心。“社会养育了我们,我们就要回报社会,只有回报社会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黄大顺说,“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尽上绵薄之力,既是对公益事业的支持,也是回报‘第二家乡’的实际行动。”近几年来,黄大顺和商会用于慈善事业的款项已经超过600万元。

  不仅如此,黄大顺还将招商引资作为商会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目前,在滨州创业的温州客商多达2万人,创办各类企业600多家,投资额逾100亿元,年创税利近5亿元。在温州商会支持下成立的沾化温州皮革城,已成为引领鲁西北市场的一大亮点。温州商会积极协助滨州市供销大厦开发王府井商贸城项目,当年就完成投资1.56亿元。项目竣工后吸纳商品经营、餐饮、金融、娱乐、休闲、保健、洗浴等行业入驻,成为繁华的渤海七路上又一处大型购物娱乐休闲场所。多年来,黄大顺和温州商会介绍来滨州发展的温州商户不少于千家,形成一定规模的有十几家,累计投资近百亿元。

  真诚、专注的行事风格,助推黄大顺的事业发展壮大、把温州商会会长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来滨州创业30年,他不仅荣获过“滨州市十佳青年”称号,还被推举为滨州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滨城区人大代表。2003年10月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在温州成立,黄大顺当选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015年8月山东省温州商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黄大顺又被选举为执行会长。凡此种种,应该是对黄大顺过往最好的评价。

  “在滨州创业的温州人,许多已经举家迁到了这里。像我们这批在滨州待了三十年的温州人,很多孩子都是在滨州出生的。他们最早接触的是滨州话,交往的同学和朋友是滨州人,许多孩子连家乡话都听不懂了。”黄大顺的子女滨州生、滨州长,只有过年过节才回趟老家。“孩子们在温州没什么朋友,都不愿意回去。”“我的父母‘退休’后已经回温州老家养老,但每年还会来滨州住一段时间。滨州有我们的事业,更有我们的感情。我们这一代人算是真的在这里扎了根,看起来下一代的事业也会在滨州继续……”黄大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