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是肠癌最大祸根,长了肠息肉,身体或有4个“警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6 09:59

“医生,你三年前为什么不给我切息肉,现在都癌变了!”医院里,一名女子拿着检查报告,一脸怒气地质问着医生。

王女士51岁,三年前在医院做肠镜查出有息肉,当时医生建议她住院再次做肠镜来切除,可是王女士怕麻烦,加上疫情的影响,一直拖着不管,就这样拖了三年。

最近因为便血,她再次到医院检查,发现当初在同一位置的息肉已经癌变,而且无法再通过肠镜来切除,还可能已经出现了转移,只能做手术。

面对这样的结果,王女士后悔自己的大意,也埋怨医生当初没有一次性给她切除干净。

在医学上,很多人都把肠癌打趣成“傻子癌”,因为它是最好预防的癌,只要切除了息肉,患癌风险就会大幅度下降,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像王女士一样对肠息肉过于疏忽大意。

好端端的肠道,怎么会长息肉?

肠息肉,顾名思义是肠道隆起的小肉块,一般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大部分的息肉都属于良性息肉,但不排除部分息肉会有恶变的倾向,约95%以上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

肠息肉由于生长在不易被察觉的位置,因此人们对它比较陌生。而造成息肉生长的原因,往往与以下几种生活因素有关:

1、长期便秘

长时间无法顺利排出粪便,大便的粗渣和异物会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造成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

2、炎症刺激

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粘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容易形成息肉状。

3、饮食不当

现在的人不再以三餐温饱为主,不仅是过节才大鱼大肉,平日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并不少见,而这种饮食方式往往会提高肠息肉的发病率。

4、遗传

肠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均等。

肠道长了息肉,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肠道长了“肉疙瘩”听起来很恐怖,但大多数息肉起病比较隐蔽,在临床上没有明显发病的症状,只有小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全身症状。

1、便血

与痔疮相似,肠息肉也可能引起患者便血。但与痔疮不同的是,痔疮患者便血一般是滴血状,不会与大便相容,但肠息肉的便血,则会在便中会有黏液或暗色血块,一般是持续性的,也可能是间歇性的。

2、腹泻

肠道部位息肉容易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容易出现腹泻症状。如果有反复性的腹泻,甚至有粘液排出,最好及时检查肠道功能。

3、大便带有“凹槽”

肠道内长有息肉,粪便会在运送过程中与息肉发生挤压,导致排出的大便带有“凹槽”,表面看着条条沟沟,形状还会变细,同时多附有黏液。

4、肚子疼

肠道长了息肉,有可能会出现肠道堵塞的现象,这个时候人在排便或者对腹部有挤压动作时,就会感觉到较为明显的腹痛。

为什么医生发现了息肉,当时不马上切除?

虽然大部分肠息肉为良性,但由于恶变概率较高,随着息肉增大,数目增加,癌变机会也会成倍增长。因此,当发现肠息肉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发现了就要做切除。大部分人可以直接发现了就切除,少部分人还需要再次操作。

深圳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徐龙主任表示,一般在肠胃镜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有息肉,如果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且息肉数目少于5个,均可在内镜下进行钳除。若息肉直径大于5毫米,或息肉数目较多,单纯行活检钳除可能会有病变组织残留,建议择期入院行冷切除术、高频电切术或APC术(内镜下氩离子束凝固)。

肠镜切除息肉的操作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还要考虑出血风险,如果息肉血供丰富、数量多、癌变风险大,还是完善术前检查再次切除比较好。

如何让息肉不再“卷土重来”?

息肉切除后,是不就“万事大吉”?且慢,根据分析研究显示,肠息肉切除后1—5年复发率分别为,37%、47%、41%、48%、60%。所以,想要降低复发风险,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脆弱的大肠。

1、多吃蔬菜水果

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利于粪便排出,刺激肠道运动,减少粪便停留时间,减少有害物质对胃肠的毒害。

2、多运动,控制体重

积极运动可以激活免疫细胞及骨骼肌,减少氧化应激,从而降低结肠息肉复发风险。多运动,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粘膜与致癌物质接触。另外大肠息肉的发生也与血脂、年龄等有关,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剩余脂肪对消化道的不利影响。

3、定期复查

每年做一次体检,如果已经两三年不复发,可以改为5年复查肠镜。一般来说,从40岁开始,无论男女、无论是否有症状、无论是否有危险因素,都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对于切除肠息肉的患者,术后1月内若出现腹痛、便血、血便等,也需及时就诊。

肠息肉虽然有一定恶变几率,患者也无需过于担心,及时发现配合治疗,就能有效阻断病变的进程。当然息肉切除后,也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定期复查,才能将恶变可能性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