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们”的洪灾自救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30 06:39

几十号人挤在一个KTV大包房里,三四个凳子一拼就躺下睡觉。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周在汕头陈店采访抗洪救灾间隙的一个晚上所见场景。

这批年轻人的胸前都挂着一块卡片,书写着“潮汕联盟”和自己的名字。一名负责人说,8月18日上午,即暴雨开始侵袭汕头之时,陆续有一批潮汕籍的年轻人自发到汕头重灾区潮南区救灾,他们素昧平生,为了回乡赈灾临时组成了名为“潮汕联盟”的义工团队。

活跃在救援一线的还有多个类似的民间自救组织。在这背后是未被淹没的潮汕地区同乡情愫、宗族纽带,以及商业力量。这其中既有各类商会和社会组织,亦有潮汕传统民间组织老人组,作为官方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共同形成将洪灾损失降至最低的合力。

从李嘉诚到华强北商户

汕头内涝渐退,当地正在全力减灾复产。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3日,单是潮南区已有78.396万人受灾、8人死亡;共转移13万受灾民众;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

截至24日下午,针对潮阳、潮南区洪灾,各方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香港首富李嘉诚已向汕头捐款1000万港元。85年前,李嘉诚出生在潮州,从传统的地理意义和观念上看,这里即为潮汕的一部分(潮州、汕头、揭阳三市)。

伸出援手的不只是这样的大老板。对于刚刚经历的这场特大洪水灾难,潮汕内衣制造商林欣良的记忆起点是那个不眠之夜。8月17日晚上,当水位开始上涨后,他立即组织同村男子一起监视水情,一夜没合眼。

洪水泛滥之时,林欣良与其他人一起给灾民送食物,并自费购买橡皮艇进入受灾严重地区解救被困居民。

“不救人,你赚那么多钱做什么?”林欣良对本报记者说。这位在中国内衣名城陈店经营了20多年的内衣厂业主的另一个身份是陈店文胸协会秘书长。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林欣良本人的工厂被淹后损失严重,恢复生产可能要再等一个月。

“救援队员”周潮生则是从深圳赶回家乡。26岁的陈店人周潮生在华强北做生意。他向本报记者回忆,17日晚他抵达汕头,一路?水徒步七八公里到家已是第二天。

除了每天在各处帮忙,运送物资,曾在新浪微博工作过的周潮生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将灾区信息传递出去。他还在自己的微博上对“鳄鱼伤人”和“政府15元卖矿泉水”等传言进行辟谣。

各地的潮汕商会也都在组织救灾。8月19日至22日,广州潮汕商会共募集60吨物资送往灾区,深圳潮汕商会也在两天内就募集了7车价值上百万元的物资发往灾区,并建立起了救灾物资收集中心以进行后续的物资捐助。

在陈店的一个居民区,几十名受灾民众等候在一户民居外领取食物和饮用水。“这是本地一个有钱人自己掏钱买来发给乡亲的。”一名前来领取食物的中年男子告诉本报记者。

《汕头日报》则报道,当地工商界女企业家协会根据潮南灾区反馈来的急需用品信息,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筹集装满四卡车的救灾物资,送到了潮南一座临时救助站。

广东一名民政系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灾害发生时,自然越多力量参与救援越好,这其中就包括民间自发的救援力量。

他说,民间救援自有其优势,比如熟悉当地地形、村居情况、人口构成等,这些对救援而言非常宝贵。而且,民间救援有很大的动员性,一经发动可以输出想象不到的能量。

“整体而言,民间救援与政府救援,应该互为补充,不是谁当主角的问题,而是应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部分和环节发挥作用。”他说,民间救援的弊端可能在于民间救援的非专业性。

老人组的力量

除了上述个人或组织,潮汕传统民间组织老人组亦在抗洪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地一名姓林的出租车司机告诉本报记者,基层的救灾工作主要依靠老人组,“洪水来的第二天,我们村的老人组准备了200斤炒米饭给灾民吃。”

汕头市民政局局长陈镇坤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物资配送是救援遇到的难题之一,调拨一船物资送到最远的村民手里要5个小时,经常一个地方船过不去了,救援人员只能把船抬过去,然后再走。

他称,救援工具也很短缺,“这么大一块区域,不过十几艘冲锋舟,每次出动至少要一个小时,加上运送物资的时间,救援人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林欣良告诉本报记者,在这次洪灾自救中,老人组担当着民间募集和分发物质的核心角色,他们在第一时间募集来自在各地做生意的同村人捐赠的物资,然后分发到受灾居民手中。

老人组是每个村的民间组织,也称理事会,其成员多由本村有威望的退休老人组成,在村级重大事务里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中国的历史中,宗族精英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道德资源维持中国乡土的秩序。如今,在潮汕地区,带有宗族烙印的老人组依旧发挥着影响力。

事实上,老人组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救灾中,亦渗透在日常生活里。

一名汕头居民告诉本报记者,其所在村的老人组接受村里在外做生意发财者的捐款,主要用于慈善活动或村里的建设,比如修建祠堂、铺水泥路,基础设施建设也大多由老人组主持。

经济模式反哺

在一些人士看来,潮汕人所表现出的乡情以及团结互助精神源自它的经济模式,而这种经济模式又反哺了前者。

在潮汕,工业强镇、强村比比皆是。例如,谷饶镇、两英镇、峡山镇和陈店镇是中国四大针织内衣名城,汕头内衣产业集群则是我国最大的针织内衣、家居服和内衣面辅料、内衣配件原产地之一。

当地还拥有众多工业强村,比如潮南峡山村、陈店草尾村、谷饶上堡村、占陇占陈村、生态村洪阳岐岗村、燎原泥沟村、井都诗家村等。村里包括教育、医疗、养老在内的民生项目建设均来自民间资金。

潮汕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有一句俗话“饿死不打工”是专门形容潮汕人的。他们喜欢自己做老板,觉得这样更自由。“替人打工,去哪里什么时间都要被管着,那有什么意思呢?”林欣良说。

他称,潮汕人哪怕身上只要有几十元,也要努力自己做老板。尽管“退潮”的陈店一片狼藉,依然可以依稀感受到这里经济的活跃。在穿越整个陈店镇的324国道两旁,电子厂、内衣店、花边店一间挨着一间,在这个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的小镇,居然有着大大小小2000家内衣工厂,还有若干个材料市场、服装市场。

一名当地人士告诉本报,当地做生意都是一个带一个,而除了留在本地的,还有更多的人外出闯世界。比如华强北的商户,有相当比例来自周潮生的家乡。

潮汕人特有的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有时用三个字即可表达——“胶己人”(潮汕话自己人的意思),这种“胶己人”的认同感在做生意和灾难来临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名在广州工作的潮汕人告诉本报记者,在早期没有完善法律支持的背景下,他们这一批首先下海的同乡靠的就是情谊契约,实现了创业初期彼此无条件借贷、资金筹集和分工合作,实现生意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