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办理情况
2023年,市政府系统承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215件,其中议案6件、重点建议16件(并案后7件)、建议193件。承办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提案451件,其中重点提案6件。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心支持下,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通过创新方式、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切实提高办理实效。截至目前,所有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均已办理答复,办复率100%。
一是高度重视,严格办理工作要求。市政府始终坚持领导领衔办理制,议案、重点建议和重点提案由分管副市长领衔,各承办单位具体承办。各承办单位把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逐条(项)研究制定具体办理方案,做到“五定”,即定分管领导、定承办人员、定完成时间、定具体任务、定具体责任;严格把好“六关”,即政策关、内容关、质量关、程序关、格式关、文字关,不断提升办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二是明确节点,切实提高办理质量。要求主办单位在3个月内办理完毕,按规定格式书面答复代表和委员;需其他单位协办的,各协办单位在1个月内将协办意见书面答复给主办单位,议案、重点建议和重点提案均以市政府名义答复。在规定时限内难以办结的,要求承办单位及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明情况,并书面报经市委督查考核办同意后,方可延期办理。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答复质量,严格按照答复格式、要求答复代表和委员,注重答复的准确性、实效性,坚决避免答非所问、文不对题、以偏概全、重答复轻办理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强化协调,着力提升办理满意度。各承办单位将办理工作作为提升单位工作的重要抓手,与单位日常工作同部署、同办理、同督查。在办理过程中,各承办单位通过采取走访、座谈、共同调研等形式,加强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系,了解意图,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对属于部门职责范围内且有条件办理的,抓紧落实到位;对办理确有困难的,均客观地加以解释说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取得代表和委员的理解。本着“重在办理、贵在落实、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办成率上狠下功夫,切实杜绝“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真正解决代表和委员关心的问题,真正让代表和委员从“被满意”转变为“真满意”。
四是主动公开,积极回应各界关切。各承办单位认真执行《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工作的通知》(蚌政办〔2015〕5号),按照“积极稳妥、逐步深化”的原则,做好承办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公开工作。除涉及国家秘密等内容外,办理复文都按要求在20个工作日内通过本单位网站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主动予以全文公开。在办理复文公开后,及时了解舆情反映,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并积极采纳合理建议,切实回应公众关切。
二、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办理情况
2023年,市政府系统承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议案6件,所有议案均已办理答复。
(一)储宁平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以我市四大产业集群为纽带,创新招商方式,强化延链补链,精准开展‘双招双引’的议案”,由潘君齐副市长领衔,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协办。
1.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招商业务培训。年初六即召开全市招商分局出征暨招商培训大会,常态化开展招商业务培训20余次,累计培训超3000人次。二是强化项目统筹推进。成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指挥部,由市长任组长,设立资金筹措、法律审查、产业尽调3个专班,从企业资金实力、要素保障、法律风险、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对重大项目进行分析研判,确保重大项目尽快签约、开工、见效。截至目前,召开指挥部会议19次,研判调度重大项目63个,推动华彩电器、景昇科技等重大项目顺利签约。三是强化线上平台管理。完善全市招商引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运行“重点工作调度系统”,对全市外出招商活动、线索摸排研判、项目洽谈预审、项目履约落地等实施全流程管理,实现项目一键推送、一键调度,累计发布招商引资活动信息1569条、项目线索924条,成功签约线索258条。
2.加大招商力度。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招商。1-11月市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38次、同比增长118%,县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391次、同比增长68%,对接重点在谈项目81个,推动五株科技、深蓝航天等项目加速签约落地。二是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市级层面组建4个区域招商分局、5个产业招商分局和1个外资招商分局,县级层面9个县区共组建50个招商分局(专班、小组),瞄准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精准开展招商引资;1-11月市级10个招商分局共计外出招商382次,拜访企业1077家,摸排有效项目线索253条,引荐签约项目63个。三是打造驻外招商根据地。成立驻宁波、上海、常州、深圳等地招商引资联络处;利用甬蚌合作契机,加强与甬商总会、宁波安徽商会等商协会合作力度,今年以来甬蚌两地多次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发展合作论坛等活动,签约沪苏浙地区项目154个。四是突出产业链精准招商。持续围绕六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开展精准招商,建立“专班”+“专员”机制,更新产业招商导则,编制招商地图,精准建立招引企业项目清单。1-11月,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62个,同比增长43%,协议总投资1772.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365个,占比64.9%。
3.拓展招商路径。一是搭建精准招商平台。举办第五届中国(蚌埠)MEMS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现场集中签约项目40个,协议总投资137亿元,推动中科极光等产业项目顺利签约;召开中国·蚌埠空天智造产业园发布会,九州云箭、凌空天行等9个项目完成签约;举办第三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签约项目共63个、总投资达457亿元;相继在北京、上海、宁波、苏州、长春、泰安等重点区域组织专场招商活动10余次,有力促成一批产业项目落地。二是构建社会招商体系。制定出台《蚌埠市招商引资社会引荐人奖励办法》,依据项目开工、建设、纳税情况对项目社会引荐人给予相应奖励。三是打造基金招商模式。设立和壮高新技术成果基金、国控壹号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加强与资本市场衔接,引入一大批投资机构和市场化产业基金落户蚌埠,形成支持产业发展的基金丛林,成功招引中科华联、宽腾医疗等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4.强化考核调度。一是加强项目调度推进。每月召开招商工作调度会,重大项目由市领导包保调度。建立重大项目落实清单,每周跟进项目进展情况,每周通报县区、市直单位和招商分局工作情况,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二是强化赛马激励机制。修订完善《2023年招商引资绩效考评办法》,对县区实行分类考核;设立招商引资考核年度考评奖和重大项目奖,年度考评按得分排定名次。三是组织项目观摩评比。每季度第一个月以“现场观摩+会议调度”的形式开展招商引资“三看三比”活动,对每个县区近2年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观摩后召开招商引资工作点评推进会对观摩项目进行评比,将得分情况纳入年度招大引强考核,推进县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下一步,市政府将紧紧围绕六大新兴产业和五大产业集群,加强产业研究,创新招商方式,聚焦招大引强,持续延链补链强链,继续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二)杨维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利用好金字招牌,推进我市国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自贸区(蚌埠片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工作实现新突破的议案”,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商务外事局主办,市税务局、蚌埠海关、蚌投集团、淮上区政府、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管委会、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协办。
1.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安徽蚌埠中恒商贸城作为第五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由商务部等国家七部委联合发文,于2020年9月15日批准设立,是省内唯一试点。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开展以来,截至2023年11月,试点累计备案三类市场主体693家,其中采购商51家、供货商538家、经营者104家,生产型企业1438家,实现交易额80.2亿元,折合11.71亿美元,商品出口至107个国家和地区。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与政策体系。市、区两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淮上区设立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确保工作“统筹有度、推进有力、业务专业、开展有序”。省政府印发《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府出台《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办法》,淮上区出台涉及商品认定、商品溯源等全流程配套管理办法14个,形成“1+1+14”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体系,为市场采购贸易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是打造全省共享外贸新平台。联网平台全省共享,建成运营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向全省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开放。出口商品展销中心全省共享,建设运营出口商品展销中心6000平方米,阜南柳编馆、滁州德力玻璃、皖南茶叶等周边地区176家企业1000余种商品已入驻。市采综合服务全省共享,建设市场采购贸易线下综合服务中心,吸纳商业银行、会计事务所、货代公司、报关行等各类服务机构入驻,为市采参与主体提供备案、通关、结汇、税务、金融、咨询、业务代办等全流程服务。
三是持续提升便利化水平。简化通关申报流程,出台《支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的十条措施》,为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货物提供“5+2”“7×24小时”预约式通关服务。建设运营监管前置组货仓,建成蚌埠、合肥两处市场采购贸易监管前置组货仓共计9800平方米(蚌埠5000平方米,合肥4800平方米),出口商品在仓内组货装箱,全国口岸查验放行。扩大政策覆盖面,先后赴合肥、安庆、亳州、淮南等地市推介试点,组团参加第133届广交会,成功举办2023“5.21国际茶日”安徽主题活动暨徽茶国际贸易洽谈会。探索“市场采购+中欧班列”,联合蚌埠海关推动市场采购贸易“合新欧”专列开行,创新提出“省内组货、属地报关、省内查验、全国通关”模式。
四是持续改善市场采购贸易营商环境。鼓励支持商业银行外汇管理系统接入蚌埠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便捷收汇服务。规划建设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加工园区,以“前店后厂”模式支持市场采购贸易经营主体就近生产出口产品。目前,生产加工园区已签约企业12家,签约面积67500平方米。加强与市场采购贸易先进地市交流合作,赴义乌、常熟等试点学习交流,推广复制先进管理经验。
下一步,市政府将坚持以打造具有蚌埠特色、服务全省、辐射长三角的市场采购贸易生态体系为初衷,不断提升中恒商贸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市场采购贸易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外贸新业态深度融合互补发展,强化市场采购贸易自身软实力,改善市场采购贸易营商环境,持续推深做实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加快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
自2020年9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挂牌以来,片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皖北促振兴、为蚌埠谋发展”使命,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以制度创新助力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
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和省级平台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平台、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四五”首批、安徽首个、行业唯一的国家创新中心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和玻璃新材料高科技中央应用研究院成立。支持中电科40/41所、214所等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中科蚌埠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平台,广泛集聚中科院系统等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打造皖北区域科创成果中介交易超市。建成开放蚌埠创新馆。
二是加快研究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驻蚌高校科研机构作用,揭牌成立安徽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聘请5位安徽财经大学教授担任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专家顾问,借助外脑为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同时,加强科创人才引育,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组织专题专场招聘会,迎合主导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人才链条。
三是强化项目招引。聚焦片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着力在引进新型显示、新材料等行业龙头上求突破,加快推动5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及电池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凯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发挥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等现有平台作用,立足片区战略定位,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四是促进业态融合发展。立足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定位,积极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生产制造企业直接出口、企业出口至海外仓等业务,鼓励外贸服务平台深耕垂直市场。提升“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便利化,推进市场采购贸易省内组货全国通关一体化,探索“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两种贸易方式的货物拼箱转关运输。落实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零售业务“无票免税”,出口海外仓“入仓即退”等税收优惠政策,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加包容、更加宽松的出口退(免)税环境。
五是强化联动创新。围绕片区主导产业开展集成性制度创新,以企业需求为原点,梳理形成产业制度创新清单,通过开展制度创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难点。建立专家评审机制,每季度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当季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行甄选总结评估,以评代训。今年以来,共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51项,其中1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
3.助推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
2022年11月,我市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今年1-10月,全市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3.02亿元。现有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个(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个(怀远跨境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企业实绩80家。
一是夯实发展基础。编制完成《中国(蚌埠)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提升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运营管理水平,园区三期扩容项目已建设完成。
二是壮大市场主体。出台市级外贸促进政策,对生产制造型企业和传统商贸型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给予政策支持,指导9家企业申报省级外贸促进政策奖补资金105万元。帮助24家非自营出口企业对接跨境电商产业园,鼓励以跨境电商方式转自营出口。
三是加强人才培育。推动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和蚌埠学院开展跨境电商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联合eBay、敦煌网、阿里国际站等开展“皖美制造 千店出海”系列跨境电商培训,组织开展蚌埠必创首届跨境电子商务系列活动。今年以来,联合亚马逊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举办线下培训5次,近300名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
四是优化业态结构。完善跨境电商支持政策,重点支持企业开展1210(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9710(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9810(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业务,星脉贸易、米范科技、双子星机械等6家企业开展9710业务并破零。
下一步,市政府将以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为抓手,聚焦“特色产业+跨境电商”“开放平台+跨境电商”“区位优势+跨境电商”定位,进一步夯实硬件基础,加大市场主体引育力度,建设综试区“两平台六体系”,推动全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为外向型经济注入新动能。
(三)孙流忠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创新开发区管委会+平台公司机制,提高为入驻企业服务能力的议案”,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协办。
近年来,全市持续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以管理机构清理规范为着力点,引导开发区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印发《蚌埠市省级以上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五大攻坚”行动方案》,将“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作为首位攻坚行动。蚌埠高新区于9月底率先完成改革,其他5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正在顺利推进。
1.坚持优化整合,提升改革质效。加大开发区整合力度,将蚌埠高新区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管理机构整合融合,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级开发区,更好发挥其引领、辐射、示范作用。蚌埠铜陵产业园作为省政府南北共建重大战略,将其管理机构整合并入固镇经开区管委会,集中集约配置资源,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园区功能设置、规划编制一体化统筹。
2.突出主责主业,科学设置机构。严格落实开发区清理规范要求,印发实施蚌埠高新区管委会等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三定”方案,科学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职能,在机构职数限额内,优化整合内设机构,改革后开发区从事经济发展的部门占比86%。各开发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形成功能明确、职责清晰、相融互助的管理服务体系。
3.加大赋权力度,提高行政效能。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将亟需的规划、建设、立项、审批管理等权限下放到开发区,分类编制开发区可享受的省级、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清单。市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303项行政权力事项通过委托、授权、下放等方式,赋予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行使。
下一步,市政府将持续推进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力实施开发区“五大攻坚”行动,从理清政府和市场功能、实施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增强开发区平台公司作用、深化开发区合作共建等方面推动改革落地生效,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四)宋健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靓淮河’工程建设,推进蚌埠‘拥河发展’的议案”,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水利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重点工程中心、龙子湖区政府、蚌山区政府、禹会区政府、淮上区政府协办。
“靓淮河”工程自2022年初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建设效果已初步显现,防洪效益显著提升,生态效益显著放大,经济效益显著释放,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当前,“河湖清亲两岸绿”的“最美淮河岸”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已成为蚌埠最新的靓丽名片。
一是坚持高站位,以“两山”理念破题。淮河蚌埠主城区段达26公里,将中心城区与淮上新区分割两岸,导致城市隔河相望、跨河发展,并且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治理,岸线内外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蚌埠加快南北协调发展的“减速带”。坚持以“两山”理念破题开局,以深入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战略的全局视角,大力实施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的“靓淮河”工程,聚力建设美丽淮河、幸福蚌埠,着力打造淮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样板。
二是坚持高标准,以绿色理念规划。“靓淮河”工程规划对标雄安新区、上海滨江等世界一流滨水环境治理标准,高标规划、综合治理,致力全面优化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体系,明确治理范围西起怀远荆涂大桥、东至长淮卫大桥,全长26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围绕“一川清、两滩靓、三脉通、十景红”的总体布局,实施包括滨河南路、滨河北路、河道切滩拓槽清淤疏浚、滩地塑型等工程,塑造独具韵味、彰显活力的滨水都市发展带。
三是坚持高效能,以创新思维推进。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周调度、月推进工作机制,有力保障“靓淮河”工程快速推进。积极有序克服涉军队、涉铁路、涉文物、涉河道等审批难题,创新实施分类分层专题审批,能容缺的容缺、能并联的并联,编制并通过洪评、环评、可研、初设等17个前期专项报告,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审批手续,实现当年谋划、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建设。
下一步,市政府将以唤醒沉睡资源、走“两手发力”之路,激活两岸业态、走“经营城市”之路,打开城市框架、走“拥河发展”之路,撬动文旅板块、走“建管一体”之路为重点,全力加快推进“靓淮河”工程建设,努力把“靓淮河”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幸福工程。
(五)戴宇凯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甬蚌合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议案”,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五河县政府协办。
国家发改委出台《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以来,宁波市与蚌埠市共同谋划,联合印发《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推进一批重大合作事项落地见效。同时,市级层面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认真梳理各县、区产业优势,明晰发展方向,指导各县、区积极对接宁波地区优质资源,着力集聚更多市场主体、不断提升发展质效。今年以来,五河海曙两地联合开展“甬蚌共精彩,河海聚精英”高校引才活动,被央媒转发报道;五河县招引长三角地区项目52个,总投资95.9亿元。
一是谋划合作事项,开展互动交流。在全省率先印发《2023年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计划及任务分解》,其中重点任务34条;甬蚌结对合作帮扶重大项目20个,总投资193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34.7亿元。五河县组织开展党政代表团互访7次,工商企业和农产品考察调研4次;组织在海曙区举办产业推介会,共建五河—海曙产业园区。
二是加强产业协同,聚力双招双引。先后举办甬蚌产业对接会、企业管理培训班等活动,推动各企业、行业商会、协会与宁波相应企业、商会建立联络渠道。五河县调整充实18支驻外招商队伍,专门设立驻宁波招商小分队,压实招商责任,全力招商引资。
三是共建合作园区,打造产业新城。今年5月,五河县与海曙区签订共建园区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宁波望春工业园和五河科创产业园结对合作。9月,宁波市党政代表团来五考察,宁波望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与五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共建产业园正式挂牌。
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聚焦园区共建、产业合作、人才交流、对外开放等方面,充分学习宁波在园区管理、投资运营和项目招引等方面的经验,积极嫁接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宁波地区先进资源,共建功能型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甬蚌结对合作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六)施永坚等代表提出的“关于重振珍珠产业,擦亮珠城名片,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地域文化、推动旅游发展的议案”,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协办。
一是成立珍珠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印发《关于成立蚌埠市珍珠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的通知》(蚌政办秘〔2023〕30号),由市政府联系农业农村工作的副秘书长任专班组长,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市有关部门以及三县和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专班成员。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调度推进会,通过印发工作提示单等方式,积极推动各项具体工作落实落细。
二是开展养殖资源调查摸底。组织对全市可能适宜珍珠养殖的大水面资源进行摸底调查,经初步摸排,芡河、四方湖、沱湖、天井湖、香涧湖、上殿湖、天河湖、龙子湖等10余个河湖可养面积近22万亩。因沱湖属省级重要湿地、四方湖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因素,初步确定可养面积14.78万亩。下一步,将结合县、区各类保护区规定、环保监测要求以及水质适合度等因素进一步细化。
三是开展珍珠养殖调研。邀请上海海洋大学白志毅教授等专家赴蚌对龙子湖、芡河湖、天井湖、沱湖等水域开展现场调研。调研组认为蚌埠有珍珠的历史背景,发展珍珠产业具有良好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四是开展淡水珍珠养殖培训。邀请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淡水珍珠贝种质资源与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进行专题讲座,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水产技术推广人员、水产养殖企业负责人、禁捕退捕上岸转产渔民等80余人参加培训,为珍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五是稳妥推进试验示范。开展大水面不投喂珍珠蚌养殖试验示范工作,以芡河之珠怀远县珍珠蚌养殖基地为重点,试验示范不投喂静态养殖模式,一期3000亩规模项目已建成,二期5000亩规模项目已完成2000亩。截至目前,全市大水面珍珠蚌养殖面积累计达6000亩(怀远县芡河之珠养殖面积5000亩,五河县上殿湖养殖面积1000亩)。
六是科学进行规划论证。强化与上海海洋大学对接合作,委托资深贝类专家团队编制《蚌埠市珍珠产业发展规划》。邀请专业高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方面专家对我市珍珠产业发展规划暨大水面珍珠养殖可行性进行论证。下一步,将合理划分区域布局,完善环境保护监管措施,推进我市珍珠产业发展。
七是积极开展招商对接。广东绍河珍珠有限公司拟选择沱湖等水域5000-10000亩,投资20亿元左右建设大水面不投喂珍珠养殖、加工、文旅等项目。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大水面不投喂珍珠养殖、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八是加强对珍珠蚌养殖水环境监测和巡查。定期对养殖水域进行水质监测,建立珍珠蚌养殖环保档案。定期对珍珠基地开展环保巡查,督促企业及时清除珍珠养殖基地及周边范围内的污染隐患。规范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收集处理方式,确保养殖基地水域不受污染。
三、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2023年,市政府系统承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重点建议16件(并案后7件),目前已全部办理答复。
(一)储宁平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清理全市开发区低效用地闲置厂房加大企业腾笼换鸟力度的建议”,由张铭副市长领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营商和“工招园”办公室协办。
1.加强统筹协调,高位推动“三类土地”处置工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蚌埠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暨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工业低效用地全面清理全域治理攻坚行动领导小组。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印发《蚌埠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落实方案》《蚌埠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工业低效用地全面清理全域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清理范围、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做到任务清、责任明。三是加强高位推动。召开攻坚行动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吹响“三类土地”处置攻坚行动的冲锋号。
2.坚持分类处置,一企一策推进工业低效用地处置。
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开展“三类土地”认定工作。梳理总结4种工业低效类型,即:宗地内存在超过20亩连片空闲地;闲置停产;布局散乱、设施落后、退二进三、不符合环保要求;亩均税收低、容积率低。针对各种类型对应提出项目嫁接、二级市场转让、政府平台公司收购、租赁、司法拍卖、分割转让、收回全部或部分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多种处置措施,为县、区政府处置工业低效用地提供多种政策工具。
3.深化机制改革,探索工业低效用地处置新路径。
结合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五大攻坚”行动,进一步理清政府和市场功能,全面推进“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改革,明晰管委会和运营公司事权划分。各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因区制宜,实行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为处置工业低效用地提供新路径。
4.强化工作调度,压实责任压茬推进清理处置。
建立“月推进、季调度、定期通报”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三类土地”处置工作。坚持一月一排名,定期调度落后县区,适时向市人大进行专题汇报。制定“三类用地”处置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机制,倒逼存量挖掘,以存量保障增量。截至目前,我市2023年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4332亩,处置率为36.3%,处置闲置土地71宗、3672亩,处置率为48%,盘活工业低效用地58宗、6016亩,均已超额完成省级下达年度处置任务。
(二)侯君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弘扬美食文化,挖掘‘名小吃’,打造特色餐饮示范街区的建议”,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商务外事局主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协办。
1.摸清全市现状,做好总体规划。
对全市现有商业街区情况进行摸排,筛选出具有一定规模、区域知名度、发展潜力的特色美食商业街19条。制定《蚌埠市特色商业街区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自2023年起三年内,重点打造“1+1+10”“三个一批”特色商业街、美食街。印发《蚌埠市特色商业街认定办法》,鼓励和支持全市具备申报条件的美食街区进行申报认定。
2.提升街区品质,丰富消费选择。
积极宣传省级商贸流通业政策、市级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特色餐饮街区进行改造。目前,土锅一条街、银泰映巷街区、篾匠街已完成改造,环湖青创街已完成基本建设并投入使用。组织17家安徽老字号召开创新发展座谈会,积极推介老淮滨、同源茂、雪园等老字号企业入驻特色美食街区,进一步提升特色街区的蚌埠元素和文化特色。
3.注重活动创新,打造“皖C三件套”美食品牌。
一是绘制美食地图。组织商务、文旅等部门研究编制蚌埠市美食地图,收录推荐5家商业综合体、4家购物中心、2条特色商业街、9条美食街,为外地游客提供购物、美食导航。二是发放餐饮消费券。统筹消费促进资金210万元用于发放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季消费券,其中50万元定向发放于来蚌外地游客。三是举办大赛。“五一”期间,举办“蚌埠市首届文化旅游美食季暨蚌埠银泰城吃烧饼夹里脊大赛”,传播蚌埠美食文化。四是打造“皖C三件套”。商务、文旅等部门及市餐饮等协会利用线上、线下共同宣传烧饼夹里脊、冰酒酿、小龙虾等三件优质蚌埠特色美食,传播“皖C三件套”良好口碑。
4.开展美食街评选,加强宣传推广。
组织评选出蚌山区华夏第一街等10条“蚌香百味”美食示范街、龙子湖区蚌埠徽商故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20个“蚌香百味”美食示范店、五河县赵庄村等2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禹会区禾泉农庄等20个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积极宣传推广“地道蚌埠美食”城市品牌,打造“遇见冥夜桑酒·传承记忆经典·品味地道蚌埠美食”消费热点,累计开展专访、联合发布等宣传活动20余次。推动完成银泰城映巷街区改造升级,呈现“蚌埠最大月亮”“蚌埠水路”“蚌埠历史老照片”及钟楼亮化“夜蚌埠”等网红打卡点。
5.强化工作监督,提升整体水平。
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督查,市场监管部门每周对三县六区餐饮单位开展随机抽查。召开全市网红街区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对14家网红街区第三方管理公司和3家网红街区餐饮服务单位代表进行培训,并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发放重点时期告知书,“五一”期间发布《商贸服务行业倡议书》,倡议各餐饮企业不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克斤扣两,并建议在原有价格基础上降价10%。
下一步,市政府将以弘扬美食文化为基点,以文化旅游美食季为主线,以地道蚌埠美食为路径,以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以“靓淮河”等城市景观带建设为契机,持续打造地道蚌埠美食品牌,构建产销一体化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升消费品质,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三)马龙代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系统思考、紧盯目标,加快蚌埠市皖北医疗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卫生健康委主办。
“十二五”以来,蚌埠市紧紧围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坚持项目为要,持续增强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医疗硬实力、辐射带动力、资源集聚度、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有蚌医一附院、蚌医二附院、市三院等三甲医院共6家,居全省前列、皖北第1。蚌医一附院与浙大二院合作共建的浙大二院安徽医院项目获批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蚌医二附院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建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蚌埠医院项目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广泛辐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今年上半年,蚌医一附院、蚌医二附院共接待外地门诊就医患者22.7万人次,外地住院患者5.5万人次。
一是制定专项建设规划。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蚌埠建设,高质量打造皖北医疗中心,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皖北医疗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正在提请市委审定。
二是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局部调整全市现有医联体架构,建设32个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形成马城、湖滨、青年、钓鱼台、绿地等各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组建由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医院牵头的医疗集团,探索市级医疗集团建设新模式。依托医疗集团,建设市医学检验中心、市医学影像中心、市消毒供应中心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检验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三是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组建蚌埠医学院(皖北)临床研究中心,依托“王福生院士工作站”强化蚌医一附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核心单位建设,依托“段树民院士工作站”推动脑科学转化研究。依托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等一批国家一流专业,加快儿科、感染、重症、麻醉、精神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依托蚌医一附院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蚌医二附院、市三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等,加大软件和硬件建设,为区域各级各类医院培养标准化、同质化优秀临床医生。
四是完善人才流通引进体系。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内推动人才流通,牵头医院下派高年资医生和护士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出台《促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实施意见》,鼓励城市医务人员到基层服务。印发《蚌埠市引进和培养医疗卫生人才实施办法》,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来蚌发展。开展校园招聘,2021年以来累计招录300余名985、211大学的优秀硕士研究生。
五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成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建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市、县两级脑卒中救治网络基本形成。建立“1+1+1+N”模式,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69”模式,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增加,千人口床位数(7.86)、执业医师数(3.2)均在省内领先。
六是扎实推进专科能力提升。出台《蚌埠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重点专科发展带动区域诊疗能力提升,全市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9个,以及一批省级重点培育专科和中医重点专科,一大批区域领先、打破常规、填补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在蚌实施、开展,疑难危重症诊疗实现突破。
七是创新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机制。全面深化与上海十院合作,建立“执行院长、执行主任”等工作机制,聘任上海十院3名中层干部、15名专家担任市一院、市二院、市三院执行院长和执行科室主任,优化专科人才队伍。依托市三院建设上海同济大学癌症中心蚌埠分中心。全面加强市四院、市妇幼保健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合作,提升学科发展能力。
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快皖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依托,深度参与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瞄准辐射皖北、带动皖北、提升皖北的发展方向,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落实公立医院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不断满足皖北区域内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四)梁云杰、张家丰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建议”“关于对电动车进楼道加大监管力度的建议”等9个建议,由张铭副市长领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协办。
1.持续开展“皖美红色物业”建设。
印发《蚌埠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蚌埠市“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关于实施“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创建“1521”项目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截至目前,全市928个封闭式小区已实现物业服务、小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全覆盖。全市233家物业服务企业有164家成立党组织,覆盖率70.39%。治淮二村小区、戴湖翠微园南区、华天世纪小区、东方明珠、融昊外滩等7个小区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戴湖翠微园南区获得安徽省“美好家园”小区。
2.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
印发《蚌埠市住宅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召开全市住宅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动员大会。攻坚行动从6月份开始至11月底结束,分为动员部署、全面排查、全面攻坚、总结提升四个阶段。截至目前,各县、区通过“自查+互查”共排查出问题2.76万个,已整改2.63万个,整改率97%。
3.开展物业服务收费价格评估。
印发《蚌埠市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蚌埠市住宅小区物业高品质服务标准(试行)》,明确我市物业服务等级分为A、B、C、D和高品质服务五个等级和对应的收费标准。组织召开普通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及成本调查工作推进会,市区14家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并进行现场业务培训。
4.建立综合执法进小区机制。
重点对住宅小区屡禁不止的违法建设、违规装修、高空抛物、毁绿占绿、侵占公共空间、占用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重点整治。在住宅小区公示举报电话,建立“报告、受理、派单、执法、反馈”全流程台账。对已赋权事项由乡街(社区)开展执法,对未赋权的事项由街道党工委牵头组建一支联勤共管队伍,每月深入小区开展综合执法活动。
5.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制定《蚌埠市住宅物业招投标管理办法》《蚌埠市物业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市物业管理招投标和信用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共约谈35家群众反映问题多、服务不规范的物业服务企业,处罚物业服务企业9家,清退12家,涉及小区45个。
6.规范小区信息公示公开。
印发《蚌埠市物业小区信息公开指南》,制定公开公示信息格式和内容,规范住宅小区信息公开工作。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收益专管账户新管理措施,实行小区全体业主对小区公共收益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处置权。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物业费共管账户,真正实现对物业企业物业费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
7.规范业委会成立和运行。
制定印发《蚌埠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规范建设指南》《关于加快推进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实施方案》,规范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指导符合条件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建尽建,对未成立业主委员会、暂由物业管理委员会代管的389个小区分类指导、同步推进业主委员会成立,同时在业主委员会成立过程中加强党对业主委员会的领导,建立负面清单,把好业主委员会委员推荐关和联审关。截至目前,全市928个封闭式小区,已有700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成立率75.43%。
8.加强物业管理人员培训。
举办“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暨推进业主委员会成立培训班,对276名区、街、居物业管理负责人进行集中业务培训。指导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开展项目经理培训、消防业务培训等,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
9.提高信息化水平
上线运行“珠城物业”微信小程序,实现物业投诉“码上办”。通过各类媒体对物业“微信投诉受理”小程序进行发布,同时印制1万份物业“微信投诉受理”宣传单页,要求各物业公司在小区公示栏、楼道口、电梯轿厢等位置张贴,提高群众知晓度和使用效率。截至目前,“珠城物业”小程序共受理投诉5003件,办结4746件,办结率94.86%。
10.强化示范引领作用。
印发《关于实施“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创建“1521”项目的通知》,通过项目化设计,实现小区100%参与、社区50%推荐,乡街20%培育,市级10%评选,全力推进“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由点向面的全面推广建设。截至目前,已有94个小区入选市级示范创建1521项目示范库。
11.加大宣传力度。
印发《全市住宅物业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解读物业相关政策、宣传先进典型、推广经验做法、曝光突出问题,形成全民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累计在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央广网、安徽网等省级以上媒体播发稿件70余篇,制作刊发融媒体产品150余篇。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攻坚行动过程的报道和整改成效的宣传,进一步营造社会上下积极呼应和支持攻坚行动的良好氛围。
(五)田晶、黄善歧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缓解市民停车难的建议”和“关于推动共享停车盘活停车资源的建议”,由张铭副市长领衔,市城市管理局主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机关管理中心协办。
1.统筹推进便民停车行动。
先后出台《蚌埠市停车管理条例》《便民停车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成立蚌埠市区公共停车和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区级主责的停车管理体系,成立蚌埠市便民停车服务领导小组、便民停车行动工作专班以及蚌埠市区公共停车和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市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将停车设施建设管理列为年度目标考核任务,重点以城投公司为主体,利用智能停车管理平台,构建城市停车信息管理“一张网”,形成停车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
2.盘活停车资源开放共享。
组织各县、区统筹辖区停车资源,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非工作日期间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推行“错时开放”,引导公共建筑的停车泊位晚间对外开放。针对医院、写字楼及商业广场停车场白天车位不足、夜间空闲,引导居民小区利用时间差,开放共享,交换资源,提高停车泊位的利用效率。截至目前,市区共享车位2065个。智慧化管理的路内泊位节假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
3.推进停车充电智慧管理。
加快推进停车充电运营监管平台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全市停车充电“一个主体、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APP”。建成蚌埠城投停车充电运营监管平台(宜行蚌埠APP),具备找车位、找充电桩、车位预约等功能,已接入路内停车泊位13846个、公共停车场22个1987个泊位。
4.加快便民停车项目建设。
制定《2023年便民停车行动工作考核指标任务分解及评分细则》,市便民停车工作专班指导各区做好停车项目谋划和建设,每月开展专项督查。加快推进停车场项目建设,目前市区已建设停车泊位30187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3496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编制《蚌埠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进公共停车场配套充电桩,建设56处充电场站724个充电桩,在建4处充电场站40个充电桩。
(六)莫从古代表提出的“关于理顺全市乡镇农经工作管理与人员队伍的建议”,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委编办协办。
1.理顺全市乡镇农经事务工作人员队伍。
我市辖县、区于2021年底已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任务,全市乡镇均设立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或同类机构,明确负责农经事务管理等职责。五河县于2021年12月印发《五河县乡镇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目前五河县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编制115名,实有107人,今年新招聘4人已到岗,人员队伍稳定,进一步满足乡镇农经事务管理职责需要。怀远县、固镇县所辖乡镇均有独立的农经机构,现有人员105人;市辖区乡镇现有工作人员35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督导督查力度,督促各县、区理顺人员编制关系,确保农经事务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2.加大农经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坚持每季度召开县、区农经工作培训会、调度会,近期将举办全市市县乡三级农经工作人员能力提升综合培训班,从政策法规、考核指标和日常工作开展等方面对农民收入、农村产权改革和三变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等工作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
3.加强县级对乡镇农经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指导各县、区在农民收支记账情况督导等工作中,明确村居样本点县乡包保人员,合力对样本点记账情况持续督导,精准指导;“千员带万社”行动中,县级农经部门通过聘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对每个乡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辅导服务;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清查行动中,市级农经部门持续对县区、乡镇、村(社区)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清查及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验收、核查、再排查。市级持续推深做实将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清查暨问题整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宅基地审批管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农经重点工作纳入县、区及乡镇政府目标和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两强一增”考核内容、考核事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全市农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郑文树等代表提出的“关于鼓励、引导、扶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推行医养结合的建议”,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民政局协办。
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积极探索公立医院设立养老床位等民生工作,更好满足老人、子女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9家,可提供床位3097个。其中,公立医院举办的养老单元2家,分别为市二院和市老年康复医院。
一是制定医养结合发展政策。出台《蚌埠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开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在《蚌埠市生命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将医养结合工作列为重点任务,明确医养结合发展重点和路径等工作计划。
二是推进医疗养老服务衔接。积极推进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协议签订率达100%。制定出台《蚌埠市安宁疗护患者住院医疗保险按床日付费试行办法》,目前已有6家医养结合机构核定106张安宁疗护专用床位。不断完善老年医疗体系建设,提升老年医疗保障和多病共治能力,目前11家公立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已全部设立老年医学科,1202家医疗机构被评为“安徽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5所护理院(护理中心),市第四人民医院已通过老年医院评审,拟命名为蚌埠市老年医院。
三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建设养老机构(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或组织),按照同期3年贷款基准利率的30%给予贴息补助;对社会办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2000元,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3000元。已建成运营的养老机构,根据实际入住人数(具有本市户籍)给予运营补贴,按照收住对象轻、中、重度失能失智程度,运营补贴分别为每月300元至600元。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集中采购药品和使用试点扩围政策,进一步降低参保老年人就医负担。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医护人才培养,近三年累计组织356人参加医养结合工作相关培训。推进养老人才培养,制定《蚌埠市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累计培训养老服务管护人员、为老服务志愿者13000余人次。持续推动中职学校与家政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实习基地,联合开展订单和定向式人才培养,累计培训养老机构从业人员9100人次。
五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机构发展。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流程,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开展医疗服务、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实现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有效融合。通过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备案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积极开展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今年我市成功创建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示范中心共计6家;市老年康复医院申报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已通过评估,目前国家公示已经结束。
下一步,市政府将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引进,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让养老更有“医”靠。
四、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2023年,市政府系统承办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6件,目前已全部办理答复。
(一)马成喜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我市四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由潘君齐副市长领衔,市科技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会办。
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入技术转移机构,使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2年,全市技术吸纳、输出技术成交额分别达136亿元、85亿元,创历史新高。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884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7件,居全省第5位;共授权发明专利865件,增长38.8%;1-10月共申请PCT专利38件,同比增幅137.5%。
一是推进工业园区中试平台建设。依托北方微电子研究院,在中国传感谷建设HTCC(高温共烧陶瓷)生产线、压力传感器工艺线、温湿声生类传感器生产线、消防安全类传感器专用生产线及SMT装配线、特种塑封工艺生产线、ASIC工艺生产线、传感器测试筛选平台、传感器检验试验平台、传感器外辅加工平台九条工艺线,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市高新区、华东光电集成器研究所分别获批省首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转化中试基地。
二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布局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5个,其中国家级4个。市科技局与安徽创新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科创中心与安徽科技大市场公司签署安徽科技大市场蚌埠市场建设运营合作协议。蚌埠科技大市场线上线下平台已建成,构建集成果查询、难题发布、成果路演、交易洽谈、知识产权评估等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累计走访企业、科研院所80余家,组织对接供需45项,达成意向25项。
三是支持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试点。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玻院王芸研发团队创办安徽凯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空心玻璃微珠产业化建设。蚌埠学院石岩副教授团队创立安徽和能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集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地灾监测、智慧交通为一体的传感云。
四是加强政策供给。聚焦五大产业,修改完善原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积极与省人工智能专班、新材料专班对接,争取省级层面出台支持智能传感产业、生物基材料产业相关扶持政策,已完成初稿,上报省专班并按要求修改完善。
五是加强要素保障。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蚌埠监管分局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形成相关企业白名单,推送给银行保险机构,指导开展融资对接,同时收集银行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台账,逐个解决。出台《蚌埠市市级政府性投资基金“1+3”基金体系管理办法》,编制蚌埠市产业基金丛林构建方案。联合广发信德申请省新兴产业、新能源环保等母基金在蚌设立基金,重点支持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新能源等五大产业发展,由蚌埠市产业引导基金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下一步,市政府将围绕积极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中试平台基地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引进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支撑等方面,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走深走实,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宋黄煌委员提出的“关于发挥我市养殖业优势,大力发展肉类联合加工的提案”,由吴永彬副市长领衔,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生态环境局会办。
近年来,我市依托养殖业优势,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肉类加工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养殖方面,截至目前,全市畜禽养殖场户共计5.89万户,其中规模养殖场689家,规模养殖比重81.7%;2022年实现肉类总产43.23万吨,位居全省第3。屠宰方面,备案生猪屠宰厂5家,设计年屠宰能力150万头;家禽屠宰加工企业5家,设计年屠宰加工能力1.3亿只;牛羊集中屠宰企业2家,设计年屠宰能力肉牛1万头、肉羊45万只。加工方面,生猪加工方面,宏业集团肉类罐头产能达1万吨,五河新希望年加工5.6万吨肉食品项目已投入运营;禽肉加工方面,固镇大成食品年设计加工鸡肉产品3.6万吨,固镇桂柳食品年设计加工鸭肉产品7.7万吨,卫食园以禽肉为主年加工腌腊制品约1000吨;牛羊加工方面,安徽争华食品设计羊肉加工能力5000吨;乳品加工方面,包括现代牧业、和平乳业等规模加工企业4家,设计日加工能力总计达到1200吨,目前实际年就地加工转化的生牛奶8万吨左右,约占全市总产量的30%。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组建高端绿色食品产业专班,分管副市长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及县、区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各县、区将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优先保障。对新建屠宰加工企业,保障建设用地,解决好供水、供电等问题。统筹相关涉农资金和实施涉农项目支持畜禽屠宰加工行业发展和标准化示范创建。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业产业政策奖补资金逐年增长机制,优先支持畜禽、乳业、水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企业建设。积极争取省绿色食品产业基金在蚌埠建立子基金,对成长前景好的深加工企业和招商项目予以支持。四是拓展金融服务。落实畜禽政策性保险,开展生猪、肉鸡价格指数保险试点。积极推动订单、保单融资。探索创新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和活体畜禽抵押贷款金融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殖业产业投资基金和科技创业投资基金。
下一步,市政府将聚焦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做好“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立足我市秸秆资源优势,在巩固提升畜禽养殖规模,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补齐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建设长三角重要的肉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三)农工党蚌埠市委提出的“关于关注项目落地 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的提案”,由潘君齐副市长领衔,市营商环境和“工招园”办公室主办。
今年以来,市政府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落户蚌埠。1-11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62个,同比增长43%,协议总投资1772.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365个,同比增长64.9%。
1.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投资吸引力。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精细管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营商和“工招园”办公室。先后出台《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2版)》《落实创优营商环境“十做到”“十严禁”任务清单》等文件。创新开展“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通过评科长、考局长、带科员,倒逼各级各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健全机制,强化统筹调度。制定《蚌埠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闭环办理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多个渠道归集和受理企业反映的各类困难和问题,闭环办理。12345热线开通“营商环境分线”,受理市场主体反映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和诉求。1-11月,我市“为企服务”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2510件,办结率93.59%,第三方回访满意率99%以上。开展企业诉求现场办公活动,累计举办22场接待企业99家,收集企业诉求105件,已办结103件。
三是聚焦重点,提升服务水平。聚焦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涉企服务重点环节,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政府流程再造,最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让政务服务更加“好办”“易办”。不断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缩短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有效保障投标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数据互通,助力智慧政务。持续深化涉企政务服务“一屏通办”改革,全力推进全程网办,加快实现“掌上办”。加快建设全市数据基础平台,完善集约安全的基础设施、共享开放的数据资源、高效智能的应用支撑。持续推进各部门自建新建政务信息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对接。
2.强化要素保障,力保企业拿地即开工
一是建立领导包保服务企业、市直部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机制。将全市2312家“四上”“专精特新”、重点外贸企业及316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纳入“为企服务”平台包保库,安排专人联系和包保。包保干部每月常态化联系对接企业和项目,宣传惠企政策,收集企业和项目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诉求,积极协调推动解决。
二是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滚动更新形成《2023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六大工程”重点实施项目推进表》,共包含项目125个,总投资513.27亿元,坚持月调度工作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开发区的承载力、影响力、带动力。全面推行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改革,建立区域评估、控制性指标设定、拿地承诺、容缺审批、竣工达产复核验收、事中事后监管、信用奖惩制度的“标准地”项目推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三是持续做好对老旧工业区的改造提升,破解空间限制难题。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政府收储、项目嫁接等方式盘活闲置老旧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1-11月,已处置“双停企业”31户,盘活土地2129.4亩、厂房49.3万平方米。加强动态排查、建立长效机制、统筹相关部门,推动新增工业领域“双停企业”及时得到处置。
3.强化过程管理和统筹协调,加快项目落地见效
一是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指挥部。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设立资金筹措、法律审查、产业尽调3个专班,从企业资金实力、要素保障、法律风险、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对各县、区重大项目进行分析研判,确保重大项目尽快签约、开工、见效。截至目前,召开指挥部会议19次,研判调度重大项目63个,推动华彩电器、景昇科技等重大项目顺利签约。
二是创新招商引资线上调度机制。开发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化系统(“招商通”),加强对外出招商活动、线索摸排研判、项目洽谈预审、项目履约落地等全流程管理,实现项目投资线索一键推送、招商引资项目一键调度。推进“首席服务官”帮办服务制度,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和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配备“首席服务官”,主动高效为企业协调解决审批代建、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
三是完善招商考核机制。对县、区实行分类考核。根据各县、区主导产业、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鼓励各县、区将不适合本地落户的项目引荐落户到其他县、区,双方各按照50%得分。县、区根据考核结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奖相应上浮或扣发;市直部门根据考核结果,全单位年度考核奖相应给予一定奖励或扣发,有效提升全市干部职工参与招商热情。
(四)致公党蚌埠市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提升园区能耗效率,打造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的提案”,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城市管理局会办。
近年来,市政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思路,科学有序推进“双碳”战略,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安徽省能效引领示范市建设为指引,全力以赴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在园区发展方面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和“产业提质增效”协同推进,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带动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一是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和新能源开发力度。滚动实施“一企一策”定制改造方案,完成重点节能改造项目51个,推进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逐步实现园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强光伏发电系统与工业建筑一体化应用,积极利用园区工商业屋顶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园区共建成并网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及薄膜建筑一体化光伏234家,装机规模266.5MW。
二是强化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探索循环经济建设。加快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功能配套,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年处理垃圾能力55万吨,餐厨垃圾处理厂年处理餐厨垃圾4.67万吨,建筑垃圾处理厂年处理建筑垃圾260万吨,医疗危险废物处理厂年处理能力1.65万吨,市政污泥焚烧处理厂日处理量为350吨。
三是严格开展招商引资研判,打造绿色低碳园区。将能耗指标列入重大招商项目预审内容并进行前置论证,加强能耗评估管理,建设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在洽谈合作与项目建设内容设计阶段积极引导拟落户企业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探索园区低碳零碳合作模式,组织在谈项目合作企业及其他有合作意向的园区或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或实地考察,争取合作项目加快落地。
下一步,市政府将围绕优化园区能源结构、严格压实园区节能减排主体责任,强化园区规划引领、规范园区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探索开展园区绿色产业财政金融支持,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健全多部门推进机制等方面,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制造水平,打造绿色低碳企业和园区。
(五)顾晓峰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提案”,由潘君齐副市长领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局、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会办。
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发展生物化工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入一批优质项目,不断推动生物化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生物基材料及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3条产业链条,拥有中粮生物科技、辉隆五禾、八一化工、海华科技、丰原生物等龙头企业,汇聚规上工业企业231户。今年1-9月,全市234户规上生物化工企业实现产值233.6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22.1%。
一是推动集群专班高效运转。组建全市生物化工产业集群专班,坚持“专班+清单+闭环”的方式,体系化系统化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每月召开专题会或赴化工园区召开现场调度会,积极协调解决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要素保障等问题。
二是加强重点企业服务保障。组织召开全市生物化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新上项目要素保障会、八一化工新上项目要素保障会、雪郎生物供热保障协调会、百佳建材搬迁清退论证座谈会等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八一化工年产15万吨硝酸项目完成环评审批和规划调整,延伸园区供热管道至雪郎生物,保障雪郎生物葡醛内酯、乙酰丙酮等技改(安徽富博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项目完成试生产审批工作。
三是搭建产业供需对接平台。聚力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交流合作机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组织企业参加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推动企业加强新材料研发创新,促进生物化工产品推广与应用;召开安徽“双创汇”生物化工产业校院企现场对接会,协调集群企业与高等院校进行技术、人才需求对接。
四是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大招引上下游产业集群项目,打造支撑企业集聚发展的产业基地。梳理生物化工产业上中下游重点目标企业45家,督促县区紧盯目标企业,主动出击,成功招引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10万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10万吨农药制剂项目。
五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今年以来已实施“六大工程”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167.07亿元,1-9月完成投资22.9亿元,固镇化工园区封闭化管理、中水厂一期二阶段、企业智能化雨水排口管控系统,淮上化工园区污水架空管线、智慧园区平台一期、危化品停车场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
六是着力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固镇化工园区、淮上化工园区复核和扩区工作,省发展改革委已发函认定固镇化工园区和淮上化工园区有条件通过复核。淮上化工园区启动扩区筹建获得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批复同意,扩区0.9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固镇化工园区扩区前期工作,邀请石化院专家来固镇就化工园区扩区进行辅导。加强生态环境要素保障,明确实施项目环评总量指标承诺制审批;加强污染减排统筹调度,积极压减腾退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对于符合条件的重点项目,优先予以配置。
下一步,市政府将继续加强专班工作调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化要素支持保障,助推企业改造升级,发挥人才支撑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对接协作,全力推动生物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六)民革蚌埠市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推进妇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的提案”,由葛锐常务副市长领衔,市卫生健康委主办。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发展工作,紧紧围绕公共财政属性,保基本民生,切实做好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母婴保健、免费婚检、孕优健康检查、出生缺陷防治等项目经费保障,积极推进和落实妇幼健康工作。
1.健全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妇幼健康服务环境。积极争取市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列入中央及省级建设项目专项支持;要求县级政府明确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目标,将本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争取在3-5年内,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达标。二是加强等级机构建设,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确保通过等级评审,不断改善妇女儿童看病就医环境和条件,提升全市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三是明确功能定位,提升妇幼健康综合服务能力。规范市妇幼保健院运营管理,合理设置科室,明确功能定位,辐射全市妇幼保健和临床服务工作。加大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民营医院开展的妇幼公共卫生服务指导、培训和考核力度。四是推进中西医结合,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妇幼健康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突出专病专科建设,积极引进推广中医先进适宜技术和方法,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五是强化妇幼健康服务网底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乡医、村医的妇幼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确保基层有阵地、有人员、有能力落实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等妇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提升妇幼保健和临床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建立全市危重孕产妇救治、转诊微信工作群,完善全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监测和转(会)诊、救治网络,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保证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强化三级预防措施,全面提升保健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22年完成婚检任务27283人,孕优健康检查33144人;产前筛查14234人,新生儿筛查23431人,新生儿听力筛查数22431人。三是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加快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市妇幼保健院能力建设,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构建“1+N”模式,由市第三人民医院牵头与市妇幼保健院组建医疗集团,重点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为全市高危和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高质量医疗保障。
3.加强妇幼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进与宁波对口帮扶相关工作落实。强化市妇幼保健院与宁波妇儿医院帮扶合作,推动对口帮扶临床专科建设,全力提升儿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诊疗能力。加强人员交流,聘任宁波妇儿医院专家担任市妇幼保健院执行主任,推动落实技术、管理和品牌“三个平移”。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充实妇幼健康服务专业队伍。谋划实施“全市招才引智十大行动”,通过开展走进校园揽英才、高层次人才引进、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和深化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建设等工作,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全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精湛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解决全市妇幼卫生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高层次、创新型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三是加大培养力度,建设高素质人才团队。通过参加省级培训、向上级医疗机构选送重点人才等方式,培养妇幼保健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通过举办短期进修、转岗培训等方式,培养妇幼保健和临床骨干人才,累计选送50多名妇幼健康管理人员、临床医师和医技人员参加全省出生缺陷防治、基层产科医师培训,提升基层一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