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和全党的共同意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也给党的领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当前,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完成之后,在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大幅提高,各方面各层次诉求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率先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要求全面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
(一)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历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在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正在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那既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稳步向前迈进。
(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党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已经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更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和改善。同时,与农村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相比,地方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搬照抄的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是比完成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乡村“五大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给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必须全面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
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体系还比较薄弱,一些地区党组织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不高,领导方式、治理手段不能有效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有的基层党组织仍然采取行政化和命令式的工作方式,领导方式简单粗暴,受到农民群众的不满和抵制。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组织力、凝聚力,还有的甚至被宗族势力、家族势力左右,被黑恶势力、非法宗教势力渗透,无力承担引领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发展的重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于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来说是一场新的重大考验,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之后,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大幅提升,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八零后、九零后逐渐成为乡村治理对象的主要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和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满足新发展阶段条件下农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是直接领导“三农”工作的地方党委和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在较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率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在改善党领导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提升党对农民工作的领导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超前探索。伊金霍洛旗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乡村振兴,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富民强村水平,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融合,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为新时代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二、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的探索实践
伊金霍洛旗以“煤海绿洲、天骄圣地”而闻名于世。全旗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13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5万,其中农牧区常住人口5.8万。全旗共有37个基层党委,530个党支部,共有12050名党员。近年来,伊金霍洛旗聚焦支部建设、聚力产业发展、聚效基层治理,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第一,聚焦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
坚持以党建促振兴,关键在于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伊金霍洛旗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在全市率先成立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六个工作组,全旗一类嘎查村(行政村)党组织达到87%,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动态清零。圆满完成嘎查村“两委”换届,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精而优的骨干队伍,真正发挥战斗堡垒的政治引领作用。
机制“提优”,让组织体系实起来。在“城乡互联、村企共建、百村结对、万户帮扶”的政策引领下,形成旗直属机关与嘎查村结对包联工作机制,全旗135个机关单位部门与138个嘎查村建立非建制的联合党支部,万余名干部与群众形成帮扶共同体。通过创新包联单位、帮扶企业和嘎查村组织机构联建、组织生活联过、产业发展联手、乡村振兴联帮、文明示范联创、服务群众联动,将机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下沉到嘎查村,有效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了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政治引领功能。
队伍“提纯”,让骨干队伍活起来。不断优化组织资源下沉,强化乡村振兴队伍建设,真正让“懂农业、爱农村、护农民”的骨干力量充实到乡村振兴最前沿。基层战线上形成驻村包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社会服务人员三种力量,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伊金霍洛旗择优选派450名乡镇干部到138个嘎查村开展驻村包联,同时再配属2-3名包村干部,定点对接服务1-2个嘎查村,帮助引进项目、协调争取资金、扶助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农牧企业、全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驻村第一书记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四大职责任务,“抓支部带支书”,继续巩固基层党建基础,从派驻村实际出发,解决突出问题,与村“两委”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公开招聘161名社会服务人员到嘎查村一线开展工作,为乡村振兴队伍补充了一批年轻化、学历高、见识广的新生代力量,既提升了基层应对新难题新挑战的能力,又能够凭此有针对性回应青年一代农牧民的生活诉求;同时每年还选派一定数量的科技特派员,实现专家到镇、技术到村、指导到户,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技能。
基础“提质”,让战斗堡垒强起来。按照“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思路,伊金霍洛旗以充足的经费保障,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强力后盾。嘎查村“两委”干部基本报酬、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助、老党员生活补助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并实现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大幅提升。同时,建立健全嘎查村干部激励机制,“两委”干部基本报酬按照全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先后有41名担当实干的驻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多措并举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二,聚力产业发展,增强基层党组织富民强村水平。
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伊金霍洛旗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让乡村振兴迸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面貌。
做实“精准帮扶”,助推乡村振兴事业全面铺开。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服务优势,伊金霍洛旗建立了“常委包镇、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四级包联机制,把产业兴旺作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确保党建最大政绩和乡村振兴头号民生高度融合。在发挥人才振兴作用、激发农牧民建设家乡事业方面,伊金霍洛旗不断优化人才待遇和生活保障,打造了“青青客舍”和多功能劳动力资源市场等综合服务型人才安居保障项目,打造了综合服务型人才安居保障项目,以优质服务和廉价租金,营造良好人才聚集氛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旗发展;支持乡土人才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牧民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工投劳,对财政支持的小型项目(如城市园林绿化、市政维护等),优先安排村集体经济、农牧民合作社作为建设管护主体;着力培养本土人才队伍,依托敏盖白绒山羊、红庆河蔬菜、蒙泰乌驴等特色产业,带动400余名农牧民就地创业就业,打好了“乡情牌”,念对了“人才经”,不断激发外来优秀人才和本土农牧民投身乡村建设、共筑美好家园的奋斗热情。
做优“村企共建”,助推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伊金霍洛旗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做足产业振兴的基础文章。创新推行“红色领航”和“百企帮百村”行动,自2018年以来每年设立1亿元产业引导资金,培育扶持乐享百万头生猪养殖、敏盖绒山羊育种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39家,与农牧民利益联结率达到75%,大幅提升农牧民年均收入。与此同时,全面推广“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增收模式,全旗13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全面实现“破五清零”,经营性收入达到3.3亿。伊金霍洛镇的龙活音扎村创新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打造乡村振兴文旅新特色新体验,成为“村企共建”振兴乡村经济的一大亮点。依托便利区位交通优势,推出“幸福田园——土地认养、果树认养、家畜认养”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有5个嘎查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与旗文旅集团合作,实施“自然见学基地”项目,接待学生团队到村研学,创造乡村就业岗位;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村企联合流转闲置宅基地并改造成为具有一定特色、舒适、现代的居所,打造“居养游植商”的新型乡村社区群落,发展乡居公寓式物业,确保农民闲置宅基地持续稳定收益,让农村集体经济火起来,让农民百姓兜里鼓起来。此外,伊金霍洛旗还大力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研学旅行等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田园休闲项目,建成自治区首条音乐公路,推动旅游业与农牧业深度融合。
做好“消费帮扶”,助推全旗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伊金霍洛旗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居中协调、信誉保障、技术指导、方向引领的宏观调控作用,着力提升农牧民生产和对外经营销售“两个组织化”水平,不断改善百姓的收入情况。旗级层面以旗属国有企业云东集团为平台,统一订单收购、统一销售配送、统一质量检测,创立“天骄臻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发展了壕赖苏羊肚菌、云岭小杂粮、布拉格肉鸽等现代农牧业精品,让优质农畜产品卖上好价钱。镇级层面组建非盈利化的专业合作服务社,组织种养殖大户和农牧民开展订单化生产,做到稳定供应。村级层面组织农牧民与合作服务社签订订单协议,落实订单任务。2020年,旗属国有企业云东集团与驻地央企、国企和能源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协议金额3.2亿元,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由此推动“农民种什么卖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转变,把农牧民紧紧关联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并形成党委政府居中信誉担保、生产方质量产量可靠、采买方价格规模稳定的良性循环,助力乡村振兴。
第三,聚效基层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还需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如何进一步释放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满足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多元诉求,并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伊金霍洛旗围绕以上方面也作出了持续探索。
着眼群众个性化需要,满足百姓多元化诉求。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伊金霍洛旗在推进乡村文明提升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党组织引领、财政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创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载体,充分发挥社区自治活力,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需求。阿勒腾席热镇全域推出“社区暖心事”,将其作为创新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的制度载体,重点围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救助、文化素质教育、创业就业帮扶等多个领域,以解决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为切入点,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凝聚文化振兴的思想共识,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伊金霍洛旗各乡镇不断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管理机制,在村一级推广“文明实践+积分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十级文明户”等选评典型活动,多措并举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以红庆河镇乌兰淖尔村为例,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村“两委”推动实施“树乡风、强民智”工程,通过配套专项经费,设置了村居卫生保持、邻里友爱互助、矛盾纠纷调解、温良恭俭与人为善等多项奖励性标准,同时还明确涉黑涉霸、信奉邪教、品行低劣等“一票否决”因素,通过引导全村村民融入基层治理,既提升了村规民约的实操性,又使农村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切实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苏布尔嘎镇敏盖村同样创新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超市”,通过物品礼遇、评选礼遇、政治礼遇等多种方式,将村民遵纪守法、文明善行等实践活动与参评典型、发展党员等个人荣誉相挂钩,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促进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共建共治共享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并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人民民主体现在村民自治的全过程。伊金霍洛旗坚持把发展“枫桥经验”作为社会治理的总抓手,构建“一站多元绩效三九五”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在全旗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以苏布尔嘎镇为例,建立起嘎查村“两委”领导、群众参与的议事协商形式,组织群众民主推荐村民代表,努力实现村民代表社会身份多元化、社会角色多样化。在应对化解乡村矛盾纠纷中,提升村民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推广用老百姓的“法”平老百姓的“事”新乡贤模式,组建成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城乡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等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用以案定补的形式发放相应的案件补贴,既提升了村民自治民主化程度,又盘活了乡村智识力量,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进一步释放村民自治的民主效能。
三、启示与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改善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方式,在推进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实行人民民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发挥组织资源优势,这些探索对于完善党领导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具有较强启示意义。
第一,必须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方式。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来推进,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扛起政治责任,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各级党组织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政策举措,亲自督促政策落实,把乡村振兴变成一把手工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实施者,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良好有效的工作机制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是农村各个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县级党委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枢纽位置,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线指挥部”,是决定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伊金霍洛旗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显著成绩,与旗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是分不开的。农业在伊金霍洛旗的GDP中比重不足2%,但是旗委主要领导在“三农”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精力,担任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对涉及乡村振兴的项目亲力亲为,在全旗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全旗干部和资源真刀真枪、真金白银地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县委书记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是直接承担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的领导干部,要把愿做“三农”工作、真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的干部安排到县委书记岗位,而不能单纯把县委书记岗位当成干部提拔晋升的锻炼台阶。
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必须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如何领导摆脱贫困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进一步听党话、跟党走,是各级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群众富裕起来之后,视野更加开阔,交往更加广泛,接触的社会思潮更加多元化,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把党的领导简单等同于管理,而要善于用非权力领导力去驾驭和提升权力领导力本领。提升政治领导力的关键在提高顺应民心赢得民心的能力,从事乡村振兴工作的各级干部要与农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听得懂农民的话,了解农民的心,真正深入群众,真情关爱群众。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能靠人数多、嗓门大、拳头硬来实现,而是要依靠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水平,依靠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的政治优势,依靠党员干部的模范工作,依靠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群众真正拥护党,心悦诚服地接受党的领导,投身乡村振兴。
第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并不意味着由党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意志,保证人民民主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断,全过程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乡村振兴是涉及全体农民群众的事情,要充分实行人民民主,在农民群众中广泛商量、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找到全体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推进乡村振兴不能由基层党组织包打天下、大包大揽,而要在党的领导下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引导村民自我管理,推动乡村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务、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在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主体的全面,二是参与内容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不能本末倒置,把农民当成乡村振兴的局外人,出现农民“等靠要”“干部干、农民看”的现象。基层党组织要动员组织全体农民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引导农民办好自己的事,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促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农民群众的参与应当体现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健全农民参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的机制,让农民群众能够直接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管理和决策,保障农民群众具有充分行使民主的权利和表达合理诉求的机会,调动广大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乡村善治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第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善治的基石。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则源自有效治理。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内容,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乡村社会正在经历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农村社会管理面临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居环境不适应、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原有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某些成分,已难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社会治理、环境治理、文化治理、村庄治理等诸多领域,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在治理主体上,要积极搭建各类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和渠道,构建“一核多元”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格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和其他经济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领导核心。在治理方法上,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高农民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用法治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保障,以道德伦理、村规民约、家规家训和乡风民俗等引导村民自律向善,弘扬正气。把德治纳入乡村治理范畴,是我们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重要治国理政思想精华。农耕文明和耕读文明是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乡村治理智慧,乡村社会人们大多“生于斯、死于斯”,熟人社会特征明显,德治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还能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调研中发现,伊金霍洛旗敏盖村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创造性地建立了“一顿饭惩罚”的乡风文明式管理机制,如果发现农户乱倒垃圾、卫生环境脏乱差的情况,第一次给与警告,督促打扫;如该农户仍不打扫,则由该社社长、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帮助其打扫卫生,该户需要为所有帮助打扫卫生的人员提供“一顿饭”作为惩罚,并取消该户年度各类评选资格。这种治理方式很好地利用了乡土熟人社会中“讲面子”的规则习惯,为解决好农村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理模式和思路。要深入挖掘和利用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乡村发展的软实力。
第四,发挥组织资源优势,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内容。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既要充分激发乡村党组织的内生组织力量,也要善于引用外部组织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组织资源优势。广大长期扎根农村的基层干部是推动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基本力量,许多经验丰富、了解农村、群众工作本领高强、领导艺术高超的村干部、老支书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引领力和带动力,建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培养农村干部队伍。同时,还要注重整合引入村庄外部组织资源,推动现有组织资源下沉。伊金霍洛旗在乡村治理中引入了多种组织资源,包括从旗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干部驻村担任协助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书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公开招聘社会服务人员到嘎查村一线工作,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指导等,为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服务充实了新生力量。干部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对于扎根农村基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上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及时培养,打破不同身份干部晋升“天花板”,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伊金霍洛旗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就发现了一名长期扎根乡村的优秀年轻村干部,据旗委书记介绍,这位青年干部干劲十足,“能文能武”,既会开拖拉机和老百姓一起种地,又会给村里贫困户做饭,表现十分突出,组织部门将其破格提拔为副镇长。面对一些人的异议,旗委书记说,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就很难鼓舞和激励广大奋战在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推进乡村组织振兴,要坚持激励干部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的用人导向,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向乡村一线倾斜,不断拓宽优秀村干部的晋升渠道和发展空间,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课题组组长:张志明,成员:梁丽萍,李俊伟,陈其光,杨柳,姬旭辉,周雁冰,张海涛,许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