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凤凰网青岛 张慧
2018年底,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公开报道中表示,山东建立了对民营企业的联系制度,要求省级领导每人必须联系两个以上民营企业,一个在省外的山东商会,一个民营企业投资的重点项目,并通过这种联系,了解、发现、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为落实省委这一安排,一年来山东各省级领导纷纷展开走访。2019年11月19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来到北京,走访了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并与企业家展开座谈交流。
青岛市委书记走访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商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沟通的桥梁,其发展繁荣程度对区域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均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当下山东站上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关键时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八大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等战略的实施,在为经济社会和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蕴含了无限的发展机遇。而商会这一政企交流的“中间人”,在这场山东社会经济的变革中,俨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正如在11月19日北京山东企业商会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上王清宪所说的,“山东经济的深度调整,需要广大商会、企业的积极参与。”
一般而言,商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多表现在达成项目合作、举办行业大会等方面,但商会自身的功能完善、机制改革也必不可少。
王清宪在座谈会上表示,希望北京山东企业商会进一步增强组织化程度,针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善商会功能,整合商会资源,加强整体谋划,建立常态化定期沟通对接机制,努力在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而青岛作为山东战略实施和经济发展的“先锋”,同样为各商会、企业的到来敞开了大门,希望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发挥平台作用,对接青岛发展战略,推动会员企业加大在青投资,与青岛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为什么是商会?商会发展到今日,起到的作用已不仅是最初的为一笔投资、一个项目牵线搭桥,它正充分渗透进甚至影响到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
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商会主要分为行业商会和地方商会,一个专注行业发展,形成产业链;一个搭建地域桥梁,服务家乡。
例如在青岛的对标城市深圳,行业商会和地方商会在提供行业服务、实现行业自律、参与特区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著名的“银商之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此外,在促进深圳民营企业更好更有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深圳各类商会的推动也至关重要。2019年4月的公开报道中显示,据对深圳265家市级行业协会商会(占市级行业协会商会总数的31.6%)的抽样统计,目前有会员约8万家,其中90%以上为民营企业。
2018年,这265家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协调解决会员纠纷1581宗、组织会员参加各类会议展览30.7万人次、承接政府行业研究课题156项、向政府提出发展民营企业建议意见1254条、组织会员处理国际贸易纠纷31起、为会员降低涉企收费节约成本3.2亿元。
但为企业搭建其发展平台,只是商会存在的重要性之一。更重要的是,商会的存在,可以规范企业行为,引导企业自律,从而实现企业自身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和协调,构建起良好的市场环境。
而与此同时,通过商会,政府可以实现对企业的部分职能管理,企业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资源与服务,深圳的“服务型政府”所受到的好评,便是最好的证明。
搭建政企交流平台
商会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山东也将其放在了加快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位置,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搭建了加强交流沟通的平台。
启动于2018年11月份的省级领导干部实地走访省外山东商会活动,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顺利实施、“双招双引”的加快落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单2018年的最后两个月,便已经召开了座谈会34个,考察民营企业89家,发放山东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及“十强”产业简介等各类资料3万余册,与2000余名民营企业家展开了交流。
来自山东省工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省级山东商会36个;会员总数约 45143个,约占各地鲁商的37%,另有地市级山东商会约202个,还有近100个地市级山东商会正在筹建中。
就青岛而言,自2002年成立第一个异地商会——温州商会开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异地商会陆续落户青岛,这些异地商会的会员企业多数在百家以上,多者如临沂商会两级会员企业总数达600多家。
青岛还在全国率先推出异地商会联盟,形成了“青岛经验”,吸引外地城市来青取经。扎根的近20个省份的30多家商会,也已成为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青岛商会的发展规模,距离王清宪所提出的“围着企业转”的服务意识、“三化三型”营商环境,依旧很远。在青岛“学深圳、赶深圳”的征程上,深圳商会在制度、管理、服务、招商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同样值得青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