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温商的“信义大哥”
黄志强 山西省浙江商会会长山西省温州商会会长太原市温州商会会长
浙商大厦施工现场
夕阳漫过,距离黄志强公司办公楼不到50米远的一处工地,仍是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明年能看到百米高楼“浙商大厦”耸立于此,这里将成为太原又一地标性建筑。届时,山西省浙江商会、山西省温州商会、太原市温州商会这三大商会都将搬到这里。这是身兼三大商会会长的黄志强,为在晋同乡办的又一件大事。
一段“闯”经历
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黄志强,乐清人,生于1956年。和那个年代的多数家庭一样,他家境困难,小学三年级读完就辍学了。
“我们都是从小吃苦过来的,我很小就外出打工,放过牛、打过鱼、弹过棉花。”黄志强回忆,他第一趟出远门时只有14岁。那一年,他跟着师傅去湖北弹棉花。后来几年,他还去过湖南、贵州等地弹棉花。
“每天不到6点起床,走七八十里甚至上百里山路到偏远山沟,那里生意好做。我们挑着几十斤重的弹棉花用的工具,常常一扛就是大半天。”黄志强说,那时脚磨出泡、出血是常有的事。还有一件事他记忆犹新,有一次,他去湖北荆门给人弹棉花,当时身上揣着从家里带出来的松糕,由于天气炎热,松糕时间放长了,吃了后拉了好几天肚子。
“小时候吃的苦,现在回过头来看,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黄志强笑着说,如果不是出来弹棉花,他的普通话就学不起来,也可能就没有后面的发展了。
一张火车票
临时决定“闯山西”
在外闯荡几年,善于学习的黄志强成为村里少有会讲普通话的“人才”。
1975年,有个办厂的老乡找到年仅19岁的黄志强,请他去山西推销煤矿用的矿灯配件。当推销员不比做“弹棉郎”轻松,迟迟打不开市场,赚不到钱又常年在外奔波的日子格外难熬。
去山西的原因,现在说起来,有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味道。而生活的转机就发生在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当年温州人走南闯北,不少人都经过这个码头中转。一次,黄志强在码头中转时捡到一张从上海到山西太原的火车票。
“一般地上捡的火车票都是用过的,可我捡的这张却是没用过的,我心里觉得可能是个机遇。”黄志强说,他当下去查了一下全国地图,了解太原的具体位置,虽然对太原一无所知,但凭着这些年在外闯荡的经验和温州人“敢为人先”的无畏,当场就决定去太原闯一闯。
坐了27个小时的火车,从上海到太原,当黄志强踏上太原的那一刻,他可能并不知道,就是这一念之差改变了他的命运,同样也让他与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则小故事
阐释诚信经营赢客户
太原之行并非一帆风顺。初到时,黄志强曾在太原市区庙前街的小旅馆住了好几周,每天逢人就打听哪有煤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在吕梁市文水县的一个煤矿拿到了一个“大单”——一笔500元的矿灯螺丝。后来,听说古交的煤矿更多,需求量更大,他又转战古交市,而后在此扎根。
古交是全国著名焦煤生产基地,由于煤储量大,各种规模的煤矿不少,黄志强一开始就为各个矿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因此受到各大煤矿青睐。
“那时生意好做,利润也比较高,甚至利润都是原价好几倍。”黄志强说,从1982年起,他陆续创办古交市矿山机电设备修造厂、古交市矿山电器厂、乐清市江南煤矿机械厂、乐清市布莱斯德矿业设备有限公司、山西亚佳机电集团等企业。
黄志强认为,他能够在这里立足,主要还是得益于时刻坚守诚信经营原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1978年,在黄志强刚刚开始给自己干,为工程部队送货。原本他一直供货的一家部队矿要撤销了,他当时垫资买的货已经送到,此时对方却提出能否取消这批订单。这对于黄志强来说,已经采购的货品一旦被取消,就意味着这批货有可能砸在自己手头,而对于刚起步没多久的他来说,进货的四五千块钱都是东借西借的高利贷,无疑订单的取消对他来说是十分要命的事。但黄志强还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就在他为如何尽快卖出这批积压货头痛之时,这个采购商又自己找上门来。由于机构变动,他们又要继续生产了,对方提出,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加几批货。
“他信任我,是因为我愿意接受他取消订单,后来他还给我介绍了不少生意。”黄志强说,他把诚信当做经营信条,无微不至地照顾到客户的需求,这帮助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企业做大做强了,黄志强也在考虑创新转型升级,为此不惜投入巨资。为了更大限度保障矿工安全,他决心研发瓦斯探测等设备。“当时企业没这方面的人才,后来知道上海某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去请了17次,才把这位教授请出校园。”黄志强说,他出200万元高薪聘请这位教授,前后研发投入近8000万元,后来这些产品均获得业内高度认可。
经过10余年发展,如今的山西亚佳机电集团,注册资金8000万元,占地面积超2.6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矿用机电为主导产品,具有自主品牌,集产品研发、制造和营销于一体的集团化经营格局,是山西省矿用防爆电器大型企业之一,也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矿用机电产品龙头企业和品牌供应商。
一人身兼三职
谋两地发展
在山西,浙商超35万人,其中温商就有10万余人,涉及能源化工、地产开发、服装鞋帽等领域,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朋友口中,黄志强是“老黄”“大哥”,很少有人称呼他为黄总。他兼任山西省浙江商会、山西省温州商会、太原市温州商会这三大商会会长,这在全国可能也是“独一份”。
“温商是‘敢为天下先’,传统晋商是‘信义至上’,这两种品格非常难得,也是我做人的准则。”黄志强说,大家信任他也是基于这两种品格。
位于太原市南肖墙西段的浙江会馆,是目前唯一现存的外省在晋会馆,2000年被太原市政府列为重点文保单位。该会馆是清末木构建筑,曾多年失修。黄志强获悉此事后,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使得这一建筑近几年得到保护和修缮。
这只是黄志强做的其中一件“善事”。他还积极投身扶贫、助学等公益慈善活动。在他带领下,商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各种公益事业活动,截至目前先后捐款捐物累计2650多万元,安排56万人就业。
“商会成立后,我们浙江人特别是温州老乡在太原就有了‘娘家’,只要能帮上老乡的,我一定义不容辞。”黄志强说,自从当会长的第一天起,他始终不忘责任,在山西的老乡,只要有困难,商会都会出面帮助解决。
杏花村的“温州酒王”
朱明桥 山西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太原市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 山西青花瓷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春晚,周杰伦一曲《青花瓷》红遍大江南北。
这一年,温商朱德宁在山西开创青花瓷酒业。10年间,在被誉为“中国酒都”的山西汾阳,朱德宁和儿子朱明、朱明桥三人执掌的青花瓷酒业异军突起,在全国开出近千家“青花瓷”专卖店,让温州人在中国酿酒行业也闯出一片天地。
10年前跨行进入白酒行业,控股老牌酒厂
温州人被誉为“商行天下”,但从事贸易居多,从事酿酒行当的可谓凤毛麟角。
青花瓷酒业在山西的“大本营”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的汾酒大道边。这里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汾酒的产地。汾酒,也因此被称为杏花村酒。在当地人心中,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就在汾阳。
其实朱德宁一家并非酿酒世家,涉足这个行业时间也不长。朱明桥介绍,此前他们家在苍南老家做过包装、印刷等行业,后来经人介绍到山西拓展业务,为汾酒做过一段时间的包装。“从那时开始,接触了很多酿酒行业的人,这为我们后来进入这个行业打下了基础。我们一开始不懂酿酒,但可以重金聘请行业内的专家为我们补上这一‘短板’。”
2008年,青花瓷酒业成立。2012年,他们在山西完成了一项创举。这家成立才4年的新生企业,吃下了汾阳当地的一家老牌酿酒企业——汾阳市酒厂,它是1954年组建的国营酒厂。2012年3月1日,经过股份结构调整,汾阳市酒厂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山西青花瓷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算起来,这家企业的酿酒历史有整整60多年了。
“青花瓷酒业在全国有三个酒厂,分别在山西、贵州、安徽。三个酒厂酿造不同香型的白酒,贵州的是酱香型,安徽的是浓香型,山西的是清香型。”朱明桥说,贵州茅台属于酱香型,五粮液属于浓香型,汾酒属于清香型。这种模式也被他称为青花瓷酒业的“一树三花”——一个“青花瓷”品牌,同时生产“清、浓、酱”三种香型,而青花瓷酒业则是全国唯一能同时酿造三种不同香型白酒的企业。
全国三个基地,一年产出白酒上万吨
按照父子三人的分工,朱明桥负责整个青花瓷酒业清香型白酒在全国的销售。他透露,去年青花瓷酒业在全国三个酒厂产出白酒达上万吨,产值约30亿元,在整个山西名列前茅。
走进青花瓷酒业的厂区,整个厂区建筑仿造明清古典风格,和杏花村明清一条街的酒文化交相呼应。在它的不远处,就是汾酒集团。
朱明桥介绍,他们公司于2011年启动山西青花瓷酒厂扩建工程。厂区总占地面积400亩,设计生产规模达5000吨,产值30亿元。
头一回来到这个厂区,首先就会被门口附近三个数十米高的“大罐子”吸引。这是储存粉碎后的酿酒原料用的。
清香型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大麦、豌豆等。青花瓷酒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清香型白酒的酿酒工艺——“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从酿酒的工序来说,包括粉碎、制曲、发酵、蒸馏等多个环节。青花瓷酒业在各个环节都追求极致的品质,如发酵环节讲究时长等。
“一般清香型白酒发酵时间是28天,青花瓷酒发酵时间是35天。”朱明桥说,同等条件下,发酵时间长意味着原料消耗量更大,企业投入成本越高,白酒品质也更有保障。
把白酒做成“收藏品”
未来变成“金融衍生品”
青花瓷酒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温州人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至今仍让朱明桥津津乐道的是,2014年10月,在山西青花瓷酒厂建厂60周年时,他们推出了“封坛大典”。
“青花瓷可以说是较早推出封坛营销的。”朱明桥说,这是顺应白酒市场不断升级发展,酒类营销不断升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山西青花瓷酒业改革创新,作为继流通、餐饮、酒店、团购渠道以外的补充产品。
什么是封坛酒?简单地说,就是把刚生产出来的原酒在青花瓷酒业的酒窖封存,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封存的时间、重量、度数等。有人为自己的女儿未来出嫁封存一坛酒;有人为自己家中长辈的大寿封存一坛酒;甚至有很多人直接在这里封存一吨重的白酒,等等。
朱明桥说,封坛酒对老百姓来说,这个酒赋予了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对企业来说,这些酒尽管未出厂,但已经在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且是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加分项”。
现在的青花瓷酒业,已经成为山西产能规模第二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未来,他们还想把酒变成一种可增值的“金融衍生品”。朱明桥说,白酒也被称为软黄金,它保存的时间越久,往往价值越高,“客户在我们这里购买白酒封存,若干年后我们可以加价回购,这意味着,购买白酒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还会变成一种投资行为。”
黄安国守望“黄金国”
黄安国 山西省浙江商会常务副会长 山西省温州商会执行会长 山西省忻州市浙商商会会长 忻州市嘉恒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安国在矿洞内给采访组做介绍
武侠小说中常常提及的雁门关就位于山西代县,这里不仅是古代的战略要塞,也是老晋商“走西口”的“始发站”,晋商的驼道就是从雁门关走出内长城,走出数百年的辉煌。
对黄安国来说,这里是他人生与事业的新起点。几年前,山西在重典治理煤炭领域的同时,还推进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强力的政策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然而,从未涉足矿业的黄安国却冒险闯入金矿领域。
在众人担忧的劝告声中,黄安国守出了自己的“黄金王国”。他用了5年时间,硬是把当地一家频临倒闭的金矿企业救活了。如今矿区已探明黄金储量达9吨,预计今年11月将正式投产。
考察5个月拿下一金矿企业
1994年春节过后,17岁的黄安国拎着背包,来到山西太原推销矿用电器。
从乐清走出的他注定与电器有着无法割舍的缘分,代理销售各种品牌电器让他完成了原始积累。此外,他还经营过海鲜酒店、房地产行业,生意顺风顺水。直到2013年,他从朋友那里得知一个信息,从此他的创业轨迹发生了改变。
一位老乡告诉他,山西代县一家金矿企业想整体出让,矿主是河南人,因资金链断裂,企业已停产。当时山西对非煤矿山企业究竟有何新政策?停产的金矿企业到底黄金储量多少?这些问题并不明朗,一旦接盘,风险难以预估。
2013年4月至9月,黄安国找来技术人员在矿区考察了5个月,最后决定盘下这家金矿企业,并与另两名老乡联合投资,成立忻州市嘉恒矿业有限公司,寻找未知的金矿。
1年多时间探明矿区黄金储量
矿区位于代县滩上镇,四面环山,中间河滩,距离县城30多公里。这里分布着众多矿产资源,常年来往的大量货车把通往矿区的道路碾轧得崎岖坑洼,普通轿车很难通过,黄安国和记者在矿区外换了皮卡车前往。
40多分钟后,车队抵达金矿项目工地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矿山内部挖建一个由平洞、竖井等构成的总长度2700多米的通道网络。记者随黄安国进入半山腰的一个矿洞,洞内两侧布满了各种管线。没走多远,黄安国指着头顶一处黄澄澄的岩石,挥了挥手,“这条就是矿脉,还会往里不断延伸。”
黄安国接手该金矿企业之前,矿山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科学探测,矿区黄金储量只有几百千克,仅仅是一个小型金矿。为提升生产规模,2015年10月至2016年年底,他请来了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承担资源勘查工作。2017年上半年,勘探队先后提交两份详查地质报告,使矿区资源量跃升至中型规模,目前已探明黄金储量达9吨,白银储量数百吨,估计每天可开采矿石1500吨。
勘探队在矿区完成岩心钻探24000米,单孔最深达970米。黄安国说,勘探费用很高,价格按米计算。“勘探上多花点钱,是值得的,黄金储量明了了,这个矿山的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人曾出价5亿元收购矿山,被我婉拒了。”
“我不想做投机生意,我的目标是做成上规企业,打造成百年企业。”黄安国说,矿区面积1.51平方公里,而根据技术人员的探测,与矿区相连的10平方公里范围可能还有金矿,为此他们已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勘探,一旦探明黄金储量,矿区的发展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保护生态环境污水“零排放”
黄安国说,山西现在采矿作业的安全条件门槛很高,包括爆破安全、矿井通风、坑道照明、安全用电、井下防火等,其实对一个企业来说,可能投入成本要更大,但相比安全事故带来的灾难性损失,他宁可投入更多资金确保安全生产。过去那种低小散的做法是没有出路的。
矿区的选矿厂将会建在矿洞前的一大片空地上,预计投资1.8亿元。黄安国说,选矿厂将采用最新的工艺,所有废水循环使用,实现污水“零排放”。矿区周边住有很多居民,企业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因此他要求企业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有效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