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日月光华 | 中国美院举办纪念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坛暨文献展
12月24日,日月光华——纪念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召开,颜文樑诞辰130周年纪念学术文献展在南苑展厅同步展出。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5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来自全国的近30位与会专家、学者、艺术家们围绕“颜文樑与20世纪中国油画”“颜文樑与苏州美专”“颜文樑与中国美术学院”“颜文樑作品研究”“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颜文樑生平与交游” 六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次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邬大勇主持,论坛分别由油画系主任封治国、副主任赵军主持。
颜文樑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杰出代表,著名美术教育家、苏州美专创始人,原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2023年正值颜文樑先生130周年诞辰,为缅怀先生为20世纪中国油画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美术学院特联合南京艺术学院、苏州颜文樑纪念馆、南京师范大学及上海美术学院举办纪念学术论坛,以怀念先师的艺术成就,启迪当下中国油画发展。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中国美术学院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分享视频
,时长12:52
0/0
00:00/12:52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
12:52
12:52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日月光华 | 中国美院举办纪念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坛暨文献展
观看更多
转载
,
日月光华 | 中国美院举办纪念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论坛暨文献展
中国美术学院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此次研讨会在筹备期间,特邀肖峰教授、全山石教授、程可槑教授怀念颜文樑先生的从艺精神和对美术教育的深远影响。
金一斌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金一斌以《绘画应该把快乐带给人们》为题讲话。他指出,颜文樑先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幕人、奠基者,他所创造的教育体系奠定和构成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四大经典体系,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创新与发展,他所创办的“苏州美术画赛会”、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馆和《沧浪美》美术杂志拉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帷幕,他又以独特而精湛的油画技法和美学思想,培养出了无数新中国优秀艺术家。
颜文樑先生也是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中国现代油画宗师,有着挥之不去的中国艺术情结和中国油画的本土意识,用民族审美解读西方油画的造型技法和艺术观念,以西画技法与中式意象互为补充,致力于东西方艺术融合。他崇尚写实画风,能融西方古典主义造型与印象主义色彩为一体,善于在实践中寻求规律、总结经验。他的作品雅俗共赏,自成一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抒情意味,已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颜文樑先生还是一位艺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民艺术家,他与艺术为伴八十余年,“丹青不知老将至”,一生都秉承和践行“中西并举”的艺术教育思想和“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点,以个人的创作力与号召力推动中国艺术在改革浪潮中不断掀起新的浪花。他曾说:“绘画应该把快乐带给人们”,“画家除了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超的绘画技术外,还要心情开朗,这样才能画出优美的图画,给人以美的享受。”此次论坛以“日月光华”为题,正是要表达对一代油画宗师颜文樑先生的“致敬”。
第一场主旨论坛
主持人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封治国
此次论坛意在梳理学院百年文脉,以启迪当下油画发展,同时向颜文樑先生表达深切的追怀和崇高的敬意。不久前,我们举办了纪念吴大羽先生120周年学术论坛,吴大羽先生对于色彩的认识和强调,对我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颜文樑先生在他的教学中最强调的正是色彩这个概念,两者在不同的语境中将这条主线牢牢地联系在一起。
颜清诚
颜文樑先生孙女
颜清诚谈到,祖父离开已经整整3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仍时刻浮现在脑海中。他的绘画无论是取材还是手法变化,初衷始终不改,那就是画出让人觉得宁静、舒坦、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能让观赏者们一起领略、共同品味造化之美和创作之美。
许江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浙江省文联主席
上下滑动可查看全文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今年是颜文樑先生诞辰130周年的日子,当此时刻,全国各界的学人,苏州颜文樑纪念馆的研究者们聚集国美,缅怀先师。回望中国油画的漫漫来路,重温中国油画的经典之作,追怀这位中国油画发萌、成长的提灯人。今天的纪念会既思绪绵绵,又兴答无断。我在这里主要想谈谈颜文樑先生的绘画。
我与颜文樑先生曾有一面之缘。
那是1979年初夏,费以复先生带我们到上海看展,又带我们全班同学去探访他的老师颜文樑先生。颜老夫子的家在上海独有的新公寓的底层。树荫环护,阳光充沛。当时费先生在系里已是老先生了。但见到老夫子,他却像一个青年,卸去老态,容光焕发。而老夫子穿着短汗衫,一身白,里里外外地忙。他鹤发童颜,仿若一个孩子。费先生做了简单介绍,让他给我们讲讲写生。老先生迈着细碎的步子,让人从隔壁搬来一个大箱子,又从裤带上摸出一串钥匙,打开锁,从箱子中抽出另一个比较考究的箱子。又开了锁,从里边抽出一张套着深色外框的画。这是颜老先生的代表作《永安公司夜景》。夜晚的霓虹灯下,车水马龙。老先生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其中的用笔用色。他指着星星点点的霓灯,说每一盏都由九层色彩、一层一层画出来。我们感受到老先生自足的满意神情。这时,有同学从边上的高橱橱顶上翻下几张颜先生早年的油画写生。有普陀山的,有江南水乡的。典型的印象派画风,色彩醇厚,线条灵动,中黄的色底在四方闪闪烁烁。大家就这么传看着,似乎比对“永安公司”的“灯光”更感兴致。颜老先生像对孩子似地招呼说:这些都是早年之作。他的笑貌中仿佛还含了一丝不屑。他对夜景的层层灯光的执迷,和对早年写生之作的不在乎,形成一种对比,久久地落在我们心中。
2012年,苏州举办颜老先生创办的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建校90周年活动。我有机会瞻仰颜文樑先生纪念馆。这座有着十四棵巨型希腊式列柱拱廊的建筑,原是颜先生1922年创办的苏州艺专、1932年建成的校舍。这座校舍畔着苏州沧浪亭,面临这片苏州最古老的沧浪水系,在绿树碧水的映衬下,既显古朴,又呈风雅,一眼看去,便是民国江南的神气。在这个有着众多陈列的纪念馆中,我感到百年前美校立校的洋气,感到颜先生为这所学校四海经营的苦心。我想在那个年代能够穿梭于希腊柱廊之间,往返于古跡沧浪、瓯厦浪漫的周遭里,年轻的学子该当怎样的神气。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颜老先生的油画。
颜老先生早年在巴黎及欧洲各地的画,俱是浓郁的印象派风格。那天光楼影的色彩,那波光涟漪的澹漾,有着欧洲建筑阳光下金灿灿的悸动。颜先生完成了一批那个年代中国艺术家在欧洲最精彩的写生。1930年的意大利之旅,1931年的柏林之旅,颜先生完成了一批金灿灿的印象风格的佳作。这批佳作带回中国,让年轻的中国油画对色光表明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为中国的油画风景的抒情表现埋下了一条根。
印象派绘画最生动之处在于云与水的表现。以《日出的印象》系列为例,那云水相接,波光荡漾。笔触纵横放拓,飘撇无定。所有的用笔仿佛在追赶日出的曦光。这是一种海港清晨的喧闹。这种色彩的喧哗奠定了印象绘画的底色。这之后,无论海,是山,是楼,是街,日光的浮游,色彩的喧响,揭开了人类绘画史上最具动感、最涵视觉力量的变化。印象派绘画的云影水光,不仅是画家们的特色,更成为一种色彩表现的方法,通过如水光云影般的表现来组织色彩,形成至为感人的彩晕般的颤动。色光不仅作为一种效果,而且作为一种方法;不仅能够塑形,而且能够抒情,能够让天地万物颤动起来,这是印象绘画至为重要的特性。颜文樑先生印象风格的绘画在早期色彩的变化并不多,却能够很好地表现这种天光浮影的效果。但在他上世纪三十年代回国之后,苏沪一带的江南水泽浸润着他,他的色彩越来越转向细腻和凝练。云水仍然是他的主题,水波冲澹,云影浮游,景物的描绘则更偏向写实绘画。在他的画中,印象绘画的喧哗渐渐平静下来,同时也渐渐凝重起来,万物正趋于安静,趋于凝厚。最后,在他的一系列典型的江南风景中,在《漫步枫桥》《月夜枫桥》等画中,风烟俱净,天水共色,形成一种极具东方韵味的诗意,形成一种让国人倍感亲切的静谧风光。这种由印象派的喧哗转化而为的东方式的静谧,由日光飘撇转向曦光朦胧的营造,可以说是颜文樑先生的油画风景的不凡创造,也是他一生耕耘的杰出成就。
颜先生的绘画中还潜含着一种非常稳固,却又至为灵敏的关于时的感悟。颜先生在盛年之后,画了大量的夜景和雪景。他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带月的画题:《月夜枫桥》《月夜渡船》《月下水湾》《石湖串月》。在那样一片云水荡漾的风光中,仿佛无月不图。在波光渐渐凝定之中,月桥与渔火的唱晚中,总有一轮孤月高悬。延月挠风,云影围护着圆月,万物洒落着银辉。“起舞弄清影”,“千里共婵娟”。这夜景带出那种月光的浓,思乡的浓,饱含着让大家最喜爱他的油画的那种诗意,也是他让中国的枫桥、中国的水调歌头成为肉眼可见的美的杰出创造。当年颜先生十分自爱的《永安公司夜景》虽然没有月,但颜老一定把那霓灯当作月色来描绘、来营造了。
颜先生还画了许多雪景。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作于1939年的油画对屏《日月光华》。左右两张俱是雪景,白雪皑皑,冰河远伸,枯枝招展,云霭旦旦。暖色的一幅该是一轮夕阳,染着天光云霞。冷色的一幅,冰月高悬,天地间自是一份萧然。这种对屏的方式在中国画中常见,在油画中却罕有。用同样的景,不同的调子,展现一片日月光华,其中的写意诗性是浓郁的。颜老用中间传统绘画的方式来展开油画风景画的诗意,来掇积他的水乡写生的感受,来把他的绘画的凝厚静谧的追求凝于日月之中,这在当时是很有创意的。作为一种写意的现代性表现,在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之上,不愧为一种精神的典范,一种中国油画、中国意涵的先驱。
在苏州沧浪亭的石柱上,有一对集成的楹联。上联是出自欧阳修的“清风明月本无价”,下联是苏舜钦的“近水远山皆有情”。这座宋代的园林,屡经沧桑,却透露着山水的深情。清风明月代表着艺术人文的机契,这种机契十分难得。但我们与山水之间、与自然生命之间的情往兴答却是不会停止的。这诗用来作为颜先生的写照也是合适的。颜先生的艺术成就得来无价,他的绘画将长留我们心中。
邱瑞敏
上海油画雕塑院原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
邱瑞敏以《关于颜文樑先生教学上的一点回顾》为题,回顾了颜文樑先生作为中国油画先驱的教学贡献。颜先生是中国美术教育和油画发展的杰出贡献者之一,曾担任苏州美专校长。他留法期间购置的大量石膏像和图书为学生提供了宝贵资源,对提升学生审美修养起到重要作用。颜先生精心准备了透视原理和色彩课程的讲义稿,并结合心得体会和自己的画作进行讲解。他强调“真善美”是艺术家追求的核心,认为“真”是“善和美”的基础。颜文樑先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艺术境界和思想,终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教育,并在绘画实践中有着深厚造诣,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代宗师,也是国美艺术教育的开创者。
刘伟冬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
刘伟冬作题为《石膏像事件》发言,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献及图片资料,回顾了颜文樑先生与友人一起组织筹备苏州画赛会,与胡粹中、朱士杰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筹设苏州美术馆,在学校创设实用美术科、创立动画科等学术及教学历程。颜文樑先生在巴黎美院留学及欧洲考察期间,先后购置了460余件世界雕塑名作的石膏模型,其中包括一批极为珍贵的原模复制品,漂洋过海,陈列在沧浪亭旁的苏州美专新落成的罗马风格大楼里。颜文樑先生引进的石膏像质量极高,对传播欧洲经典美术的审美理念和表现模式,培养艺术人才,大幅度提高教学水准,实现社会美育教育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尚辉关于《颜文樑:中国油画先驱对西画本质的洞见》的发言,通过大量的作品及史料,努力揭示颜文樑先生早年艺术创作的知识生成和价值逻辑。同时,以比较研究的视野,讨论了颜文樑赴法期间对印象派及对库尔贝现实主义的接受情况,并分析了其归国后在艺术观念和创作风格上的变化,对颜氏风景创作的色彩体系予以了极为细致的解读。尚辉认为,颜文樑在对光色的自觉和对西方油画的色彩理解,达到了第一代油画家中难得的高度。颜文樑研究还远未走向深入,亟待学术界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关怀重新审视颜文樑等第一代中国油画家。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驱、西方绘画的传播者,颜文樑比同代西画家更深谙欧洲绘画的透视学在空间表达中的作用,以此追求同一光源统领下作品具有的幻觉性,以及光与色之间微妙关系。他矢志不渝地终生从事西画艺术的探求,心无旁骛。他在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旅程中,因对光色的不同追踪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艺术嬗变过程。颜文樑以自己对艺术的虔诚和执着而赢得同道的尊敬与信赖,以他自己为人师表的长者风范而获得学生的敬仰与爱慕,以他自己淡泊名利、居功不傲而博得艺坛德高望重的地位与声誉。在油画先驱者们追随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现代主义的氛围里,他坚定地与徐悲鸿携手而高举写实主义旗帜,并在中国西画基础学科的建设与教学上奠基了不可缺失的基础,他是同代西画家中深谙欧洲油画精髓的教育家,而他拙朴厚实具有主观性色彩的小型风景油画也较早地探索了油画的意象性特征,具有浓郁的江南油画的独特风貌。
张晴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张晴在《颜文樑:别立新宗的艺术人生》发言中回顾了与颜文樑先生的交往。颜先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强调耐心与定力,对于色彩的教学独具匠心。他的作品注重细节,海面和天空的描绘反复叠加,是“慢工出细活”的典范。颜文樑先生是20世纪美术史上的一位英雄,他勇敢地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下,横跨中西文化,书写中国现代美术史诗般的篇章。他的精神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展现出中国迈向新时代的信心与决心。通过纪念颜文樑先生130周年活动,学子们再次见证了他所开创的“中西并举 别立新宗”的理念,这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黄宗贤
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黄宗贤在《谋艺术的进步与社会的改善——颜文樑在中国艺术现代性建构中的地位》发言中从艺术救赎与视觉建构、无问东西与身份确认、时代之眼与延绵之维三个维度对颜文樑先生在中国艺术现代性建构中的地位进行探讨。颜文樑先生一方面精心学习西方油画艺术,另一方面又在外来艺术的转译中,始终葆有一种中国艺术的主体建构意识。颜文樑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是一个弄潮儿,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油画本土化的探索者,也是一位一生都没有泯灭艺术救赎理想的美育开拓者,更是一位通向他界的视觉诗人。
葛杨
颜文樑研究专家、颜文樑纪念馆原馆长
葛杨作题为《浅探颜文樑艺术生活化观念的由来》发言。颜文樑先生曾说:“艺术生活化,绘画是艺术,生活最重要,生活中有了艺术,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前半句是颜先生告诉学生绘画的目的是生活,而后半句是让学生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语言简练但内涵深刻,正切合了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号召。艺术生活化理论对苏州美专的建设具有很大影响。颜文樑先生既是艺术生活化理论的实践者,也是艺术生活化理论的创造者,他一生跌宕起伏,但一直保持宠辱不惊,不受外界的影响,其人生是艺术生活化的典范。他的理论看上去朴素,但却有返璞归真的大格局。
郑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郑工以“平远之境:含蓄” “深远之境:沉着”“高远之境:高古”“静观:寻幽探隐”“透视:灯火辉映”分列为题,从形式的角度分析颜文樑先生的画面。颜文樑油画中的山水意境,以静观虚心以待,用自己心中的心境去照亮眼前的景物,使观者感受到诗意的境界。颜先生曾说“所谓真,在能传达情绪与表现一国的国民性,即在一画幅上,足以窥见一国之文化,社会之背景,以及国民之生活”。在面对油画民族化和本土化时每个人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找触点。在颜文樑先生的画作中“月”的意象贯穿始终,月和水的关系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情怀。在田园、风景与山水这三个概念上,颜文樑的“月夜”穿越了古今中外,最后还是落实在了“山水”所给予的人文时空,其境界非同一般,这就需要用一种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持续研究。
第二场讲座
主持人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赵军
徐 惠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
徐惠谈到,“沧浪三杰”——颜文樑先生、胡粹中先生和朱士杰先生,在沧浪亭畔创办了苏州美专,以古典园林沧浪亭和希腊建筑风格的罗马大楼作为教学场所,并在此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美术馆——苏州美术馆,中国最早的具有学术性、延续性和规范性的苏州美术画赛会以及中国最早的艺术杂志《艺浪》。城市之魂,以文化之,以文铸之。百年来,颜文樑先生的“美育教化人心”的思想深深扎根在温润绵长的苏州江南文化中。从颜文樑纪念馆到苏州美术馆,再到苏州公共文化中心,始终坚持精品展览连接起藏品、展馆与观众,将美术馆的收藏、研究、交流和公教共同推动向前,真正地把颜文樑先生的美育教育思想,把千百年来在江南之地起源的人文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邬大勇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院长
邬大勇作题为《潜沉专一——实践者颜文樑先生的绘画人生》发言。“我为快乐而画画,我画画快乐,把快乐给了别人,别人感到快乐,我自己就更快乐。”这是颜文樑先生绘画人生的信条。颜先生是一个健康、明朗、高尚、纯粹,带着民初一代文人品格的画家。颜先生也是具有科学研究精神的画家,富于理性逻辑。颜先生的画绵密、紧实、幽深,明朗,中西融合。月夜和夜景,是颜文樑先生的重要绘画主题,究其原因,是中国古代文人注重诗性、借景抒情,喻物言志,是自小受传统文化教育的颜先生的表达路径。颜先生36岁才赴法国,按他的绘画留存可见其技艺与方法当时已经成熟。在赴法国之前,是他完全自觉的色彩表现时期,这些也影响着印象主义洗礼后的颜文樑先生。江南的色彩特质让颜先生将东方诗意结合,而并非一味的将印象主义时代的光色发现和新理解融入画中。正是这些中西方绘画造型与色彩上、技艺与方法的融合,使他的绘画“精微幽深”。颜先生对油画软黏的特性非常执着,这些技艺与方法,颜先生总结在他的文本里,其文字简明透彻,用普通言语将深刻道理讲透彻。颜先生整个生命历程,波澜不惊,像极了他自己书写的短文《搞艺术要有认真和坚持的精神》中所推崇医生康纳利的话,“你什么都不要管,缓慢而稳定地向前跑,准时到达一个理想的地方”。颜先生以为,缓慢和稳定是一个秘诀,搞艺术的秘诀,或者正是他艺术人生的秘诀,其中透着的纯粹与干净,正如颜先生画笔下的皓月当空。
李超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李超表示,整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江南是有待持续深耕的“矿藏”,具有非常独特而优厚的学术资源。通过历史文献档案、作品,以颜文樑作为一个主题,深耕中国近现代风景油画“江南之矿”,要通过相关艺术之物和历史之物的复合,分析其亟待保护与转化的艺术资源。此次作题为《半江南——“看不见”的吴县颜文樑》发言,是希望通过“看不见”的颜文樑研究,聚焦中国现代风景中的江南样式,藉此以“半江南”之谓,思考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矿藏所在,践行使“看不见”成为“看见”转化路径,从文化战略的层面探讨保护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价值意义。
何红舟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何红舟作题为《润物无声——再读颜文樑先生的油画作品》发言,表示这段时间比较集中地看了一些关于颜文樑先生的作品和研究,回想起最初看见颜文樑作品的感受,有所不同。最初看颜先生的作品其线索明确地聚焦于从早期对中国日常生活的描绘,后在留学期间所绘的欧洲风景写生到最后回国后所画的带有东方诗性意味的画作,颜先生直到其晚年还在求变,从中可以看到一位艺术家的真性情,也看到一个从紧到松的过程,这是我最初的印象。后来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颜文樑先生除了将东方诗性意境用写实手法传递以外,还有一种与时代共进的,描绘新时代生活的创作导向。大家常把他当成印象派的先驱,包括手法、颜色对比、并置,但是作为他个人来讲,并不认为自己是印象派,而是写实油画,在写实的角度上又呈现出一种真性情,如颜先生所言:必须真实地表现出一个地方的风物,他并不完全追求形式,而是对“真”的追求,那种真已经有所拓展,不完全是描摹,在“润物无声”中包含有很多意味,同时也是一种语言建构。在颜文樑先生身上可以折射出中国人认识西方的绘画传统的路径,一是面对东方自然山水的诗性状态,二是在描绘城市生活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性的意味,这值得参照。林风眠、颜文樑、吴大羽等形成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的多元化道路,在那代人中已经形成了指向性路径,从中既能找到发展脉络,也可以启示未来油画的发展。
孔令伟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教育与管理学院院长
孔令伟作题为《人世之温情——谈颜文樑的油画艺术》发言。颜文樑具有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在法国留学期间将购得的石膏像、图书带回国,并设置专门石膏陈列室数间以长期安放供学生临摹学习,这一举动写入了中国近代艺术教育史中。在杭州的国立艺专,石膏教具与之后雕塑系的设立有直接关系。石膏教具涉及美感训练和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瞻礼前贤,以人的形象完成人格教育。作为艺术家,其内心的光风霁月,怀有的一颗文心所展现出的温情体现在画面中,传达了一种性灵的力量,是心与物相互浸润的体验。颜文樑等油画家的艺术成就远非“印象主义”一词所能轻轻带过,笔下的自然是其内心和外部世界的交融或默契,他笔下日光、月光、山光、水光,处处蕴含着温厚缱绻之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温暖、和美,饱含深情的中国大地。
井士剑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井士剑表示,1825年,俄罗斯画家谢德林作油画《罗马圣天使堡》,三四十年之后,列宾画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谢德林画面中深邃的空间性和浑厚的表现性,直接引出了俄罗斯巡回画派的绘画语汇。柯罗也曾画过《罗马圣天使堡》,柯罗也是现代主义前叶的重要画家,某种程度上讨论塞尚就绕不过柯罗。谢德林和柯罗画同一风景的不同,引导了美术史不同文化遗产的线索。颜文樑先生的《罗马圣天使堡》,浑厚朴素极具重量感,他对于光和物的处理远超局限地对于常规油画的表达方式,后用伊西·伍德的作品去回味颜文樑先生的伟大,表示如何在一个纷杂的艺术时代,继承这样一份文化遗产和文化先知,需要灵光的显现,更需要颜老先生幽亮闪烁之光的点亮,颜先生不仅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更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先驱,也是当代艺术的先知者、先明者,具有世界性的价值。
薛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薛墨作题为《颜文樑与徐悲鸿的交游与艺术旨趣》发言,通过一些精彩的历史文献的细节,展现了颜文樑先生和徐悲鸿先生在艺术观念、教育理念非常相近,是相互支持的知音关系。在徐悲鸿的艺院建设计划中所列的石膏像名称,有很大一部分与颜文樑先生所带回的石膏像重合,正因如此,他们两个人在教学理念或者关于美术学建设方面是相互一致的。颜文樑不仅介绍西洋艺术家,教授与书写艺术创作理论,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观点与思想,他与徐悲鸿惺惺相惜,携手推动中国艺术教育、展览、建设美术馆等活动。用颜文樑与徐悲鸿、王亚尘、朱屺瞻等人一起在上海发起组织了西洋画会“默社”的取意来描述“沉着忍默,实际工作,不尚空谈”,用这几句话形容颜文樑先生非常恰当。
杨文涛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副主任
杨文涛谈到,颜文樑一生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是他的落款总是用端端正正的楷书落笔,并且还画了一个印章。这个传统中国画的落款习惯,颜先生坚持了一辈子。在他的心目当中,无论是国画,还是西画,都只是用擅长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出与生俱来的情怀的一种方式,绘画表现手法只是一个手段,永远在表现他骨子里的诗性。颜先生非常务实,就像孔圣人一样,当时苏州美专的人都称他为颜夫子,因为他有社会责任感,苏州美专的校训三个字,“忍仁诚”,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郭健濂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
郭健濂表示,绘画艺术学院的“回溯先贤”活动,都从不同的角度回溯了国立艺专留下的遗产。颜文樑先生以独特的绘画语言,给后辈留下了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财富。颜先生到巴黎后采用了一种印象派的观色方式。印象主义是用色彩的方式达到了再现的极致,只表现瞬间的光色,而颜先生的作品更接近印象派早期的柯罗、康斯太勃尔、库尔贝的一种更坚实、更朴素的色彩造型,气质上更接近于印象派的先驱毕沙罗,更为严谨。很好地启迪了当下写实方向的绘画教学,思考如何通过色彩进行严谨的造型。颜先生是回到了东方式的光色意境,月光、夜色、灯光,既有一种现代文明的疏离感和孤寂感,但同时又传递着温暖和憧憬,有一种希望。颜先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只有通过对当下现实的理解和关切,才能更好和传统、和技艺相连接。
赵军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
赵军谈到,自己有两个感受:一是创作中的诗性精神不只是来自对诗的层面的理解,更多地是切合到了画的意境,甚至意境背后所带出的诗心,恰是颜文樑先生绘画里面灵光显现的存在。二是颜文樑先生的作品中有很多对于现实现象本身的关注。在同时期画家进入表现主义的时候,颜先生反而回到了最接近身边事物的对象,不急不躁,一点一滴描绘,这对当下来说是很重要的艺术启发。此次学术论坛从大家的交流引发的思路,从月光、山水、石膏像、温情、灵光,从“看得见”与“看不见”,江南与半江南,中西融合和社会责任, 呈现出很好的不同知识场域相互融合的学术场景。
封治国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
封治国作总结: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四大奠基人,我校拥有林风眠先生和颜文樑先生,这是中国美术学院值得骄傲的。我们一次次在对历史的回望中,重新探寻颜文樑先生的艺术眼光。全山石老师曾深情回忆,自己油画“第一口奶”来自颜文樑先生及那一代艺术家的影响。不久前我们纪念吴大羽先生、今天我们纪念颜文樑先生,两位先师对于中国美术学院这条重要的学术文脉的贡献是极为深远的。我们在不断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挖掘出被历史掩埋的光亮,也重新获得对历史的认识。从颜文樑研究的角度,从中国油画史的角度和当下油画创作以及未来中国美术学院发展的角度,如何回答历史之问,如何用行动去书写答案,是这次研讨会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以上内容按发言顺序排列)
颜文樑照片
1930年 颜文樑(右一)与刘海粟(中)等在意大利考察
颜文樑(前排右二)与苏州美专1933届毕业生合影
1982年 在浙江美术学院“庆祝颜文樑先生九十大寿”活动上讲话
1982年 浙江美术学院“颜文樑先生艺术座谈会”大合影
《厨房》 50×60cm 1920年 粉画
颜文樑纪念馆藏
《红海吉布蒂之晨》 17.8×26cm 1928年 油画
《佛罗伦萨广场》 23.3×31.1cm 1930年 油画
《秋山》 18×25cm 1939年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国庆十周年》 59.4×90.8cm 1959年 油画
《杭州六和塔》 17.6×25.6cm 1960年 油画
《冬》 25×37cm 1964年 油画
中国美术馆藏
《虎丘》 26.5×37cm 1964年 油画
《复兴公园》 25×37cm 1965年 油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来 源 |绘画艺术学院
文字整理 |林 扬赖浙昆
编 辑 |宗裕翔 吴敏瑄
责 编 |邱莉丽
审 核 |方 舟 邬大勇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