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关于组织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3-12-12 08:09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进一步增强全民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提升科学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能力,提高大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拟于2016年暑假期间继续组织有关高校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活动以各有关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联合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相关人员组成若干分队,结合各地气象灾害特点和防灾减灾需求,深入乡村、城镇社区、学校、厂矿企业,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活动。

  现将活动方案(附件1)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活动由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总体协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负责有关高校的组织协调。请各高校于7月1日前将本单位活动联络人、通讯方式、参加活动高校队伍信息等(附件2)反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请各省(区、市)气象局、教育厅(教委)、团委、科协指定专人积极配合做好本地区活动,并于7月1日前将本单位联络人、通讯方式(附件3)反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各单位在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宣传等过程中应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意节俭,务求实效。各高校活动负责人及各分队队长应切实担负组织领导责任,加强活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安全教育,结合实际制定活动计划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各单位要做好与当地媒体的联络沟通,加强宣传,营造传播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联系人:

  董一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话:028-85966259,13808016588;电子邮箱:dyp@cuit.edu.cn;传真:028-85966501

  张伟民(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电话:010-68406932,13811056050;电子邮箱:zwm@cms1924.org 

  附件:1.“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2016年活动方案

     2.参加活动高校队伍信息表

     3.各单位联络人回执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

  2016年6月7日

  (此件对外公开)

附件1

“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
2016年活动方案

  气象科普工作是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拓展,是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气象软实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拟于2016年暑假期间继续组织有关高校联合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大型科普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1.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服务民生、造福社会为宗旨,提升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共享气象科技发展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建设美好家园提供服务;

  3.为大学生以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提供平台,使大学生在深入基层实践中扩大视野,锻炼能力,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4.继续强化气象科普工作,进一步增强气象为农为民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二、宣传队名称

  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队

  三、活动时间

  2016年7月中旬—8月中旬,历时一个月

  四、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气象学会

  五、承办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六、协办单位

  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各省(区、市)团委,各省(区、市)科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七、活动地域

  全国各省(区、市)广大乡村、城镇社区、中小学、厂矿企业等

  八、组织工作分工

  1.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和部分经费保障。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负责联络相关高校完成本次团队的组建;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活动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名称: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负责制作本次活动使用的统一印有中国气象标识、志愿者标识的服装、队旗,并发放到有关高校;负责对本校队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负责与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及有关高校的联络与对接,联合四川省气象局做好四川省境内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编制印刷调查问卷;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总结,并报送主办单位。

  3.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参与活动总体策划、方案设计,协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做好活动具体组织工作,协调做好与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的联系,督促各有关单位做好各地资料印发、落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相关准备工作,协助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4.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筹集经费组织制作面向中小学、社区发放的防灾减灾科普专题片5000套;策划拍摄活动报道,在中国气象频道进行宣传(联系人:赵帆,电话010- 58991566,13911581695)。

  5.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负责协调中央媒体报道,为活动提供《气象知识》专刊及部分科普产品 (联系人:康雯瑛,电话 010-58993144,15001162036)。

  6.各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根据本地主要气象灾害构成情况设计并印制适合发放的科普宣传资料及《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单页等1—2万份(资料上请注明“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名称,以及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名称及赞助企业等)。指定专人负责与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及本地媒体的联络沟通,协调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队在本地区的活动并为之提供方便,协助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7.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各省(区、市)团委,各省(区、市)科协:为本省(区、市)范围内的活动提供组织协调等方面的支持。

  8.各协办高校:负责做好5—10支志愿者队伍(共50—100名)的组建工作,志愿者须是大气科学、大气探测、资源环境、海洋气象类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及时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保持联系。负责本校队员专业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与学校所在地气象部门联系在本地及周边省(区、市)开展活动,各高校按时填报参加活动高校队伍信息表,以便协调各地气象局、气象学会统一安排行程。活动结束后请及时做好总结(文字材料、图片、视频等),并请于9月10日前报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进行汇总和宣传。

  九、活动内容

  1.面向农村、社区、中小学、厂矿企业宣传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和霾等各种气象灾害及泥石流、山洪等次生灾害的预警和防御知识,宣讲《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深入农村,调查群众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向当地气象信息员、大学生村官调查了解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给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3.利用互动游戏、科普短片播放、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向中小学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对中小学校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制定情况等进行调查,充分掌握中小学气象知识普及情况及需求。

  4.深入厂矿企业,通过因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典型案例对有关单位领导和广大职工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5.利用广场、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举行防灾减灾知识图片展、气象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有条件的可播放科普短片,对群众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