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河南省
原标题:崔红涛:绘就“新安窑”新篇章 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本网讯(郭跃铮 韩伟荣)工作人员拿来一个牡丹紫砂杯,坐在茶台前的崔红涛先生掀起杯盖,慢慢往杯中倒入烧开的纯净水,只见杯身和杯盖上的泥绘牡丹花图案瞬间变为红色。很是神奇,非常有创意,让人惊喜。
春暖花开,牡丹怒放。4月13日下午,走进位于洛阳新区兴洛西街与翠云路交叉口西北50米处的函关窑洛阳店,一件件饱含创新理念的函关窑产品,汲古创新,精雕細琢,原矿函关盏、紫砂茶器、天目黑金碗、紫砂澄泥砚,精妙绝伦,造型独特,美观大方,绚丽多彩,其艺术水平、文化内涵、学术价值达极高境界,从历史、艺术、美学视角展现出华夏古都陶瓷文化迷人的风采。
眼前的崔红涛先生,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尽显儒雅气质,从涉足陶瓷行业起,所研发的紫砂、黑釉瓷等七八个产品,到5年后的今天已发展到陶器、紫砂壶、黄河紫砂澄泥砚、函关盏及天目黑金碗五大系列百余个品种,成为新安县陶瓷行业的领军人物。
新安,洛阳畿辅之地,秦时置县,迄今二千余年,陶瓷文化厚重,北方名窑渊源,沉寂千年窑火,于众多古密一窥往昔荣光,函关窑因邻汉函谷关而得名,是传承陶瓷技艺和陶瓷文化的主要窑口。
强根基,定目标,担起复兴新安窑火发扬光大的重任
“新安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器遗存众多,瓷器创烧于唐,而兴于宋元,没落于明清,复兴于新时代。诸多古窑址多数分布于北冶镇境内。新安窑在各种文献中多有记载,旧窑址处各朝代瓷片堆积层叠压,关系承接有序。函关窑作为丝路上主要的陶瓷生产窑口,因其精美的技艺而闻名于世。”函关窑创始人崔红涛先生说。
说话间,崔红涛先生拿起茶台上的茶托向我们展示了又一个惊喜。这是在旧窑遗址中捡到的宋代瓷片碗足,经过加工而成现在的茶托。欣赏着眼前的茶托,似有一眼千年的感觉。从茶托上端起现代的茶盏,仿佛与古人来了一场茶文化的对话。
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而随着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起来,唐及五代时期的茶盏日负盛名,也开始出现有盏托的茶器搭配。宋代人们崇尚茶具的精美,茶盏的制作手艺也更进一步。
“我出生于新安县北冶镇从小耳濡目染对陶瓷技艺有化解不开的挚爱。”崔红涛先生说。在不惑之年,他放弃了打拼十年风生水起的绿化行业,把目光投向令他魂牵梦绕的陶瓷行业。2016年集结陶瓷技艺传承人,担起复兴新安窑火的重任,组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高级技师组成的优秀团队,创办洛阳函关窑工艺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弘扬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函关窑陶瓷工艺,开发函关窑陶瓷文旅文创产品,振兴新安陶瓷产业,承担起发扬新安窑黑釉瓷烧制技艺的重任。建立3000平古法与现代结合的大型陶瓷生产基地,设立了专门的练泥车间、拉坯成型工作室、打磨修坯工作室、上釉风干车间、烧制车间、成品展厅、紫砂壶制作工作室、澄泥砚制作工作室、函关盏制作工作室等,可同时容纳300多人实训练习,满足百人研学活动。
练泥、拉胚、塑形、精修、上釉、素烧、淬炼到成品出窑,在泥与火的艺术天地里,崔红涛先生淬炼成为了受人尊敬和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
五年的奋斗,换来丰硕的回报:中国工艺美术品设计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轻工业行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安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新安县工商联(商会)会长;优秀团队共同研发了多种产品,兼具艺术性与市场性,荣获多项大奖,广受市场赞誉。2023年8月15日函关窑受邀参加北京驻华使节商务联盟活动,其中函关盏成为驻华使节商务联盟指定盏礼,得到二十多个国家驻华使节的一致称赞。
做品牌,塑形象,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可复制的校企合作模式
如何让函关窑做成百年品牌,使“新安窑”薪火相传,崔红涛先生深思熟虑,成立函关窑陶瓷文化研究中心新安职高实训基地,制订陶瓷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陶瓷公益课程,培养陶瓷文化继承人才,塑造陶瓷行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以新安职高为产教融合模式,加强校企师资队伍和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开发,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可复制的校企合作模式。
2019年12月,该基地被河南省委统战部授牌为“新安窑”创新研发基地,函关窑被洛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为2022年洛阳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崔红涛先生被新安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评选为2022年度“文旅文创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洛阳市工商业联合会聘请为洛阳市工商业联合会招商大使。
目前,函关窑和洛阳市第一职业高中已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崔红涛先生充满信心地说:“吸纳引进专业人才,同时在学生中选拔人才组建紫砂、陶瓷社团,培养一批具有动手能力的制作人才,传承新安陶瓷文化。深度校企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一定会走深走实,走出丰硕成果。”
谋创新,练优势,研发融合市场热点和特色的文旅文创产品
2023年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崔红涛先生研发创作的文创产品变色牡丹杯紫砂套杯,将牡丹文化与紫砂文化融为一体,不仅成为消费热点,也是文化节上最令人瞩目的伴手礼。今年的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上,500套牡丹杯紫砂套杯令中外嘉宾爱不释手。
《不忘初心》紫砂套杯作为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在2021年度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中荣获怀仁杯银奖;
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创作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黄河紫砂澄泥砚《祛疫龙龟》,长155公分,宽80公分,最高点45公分,龙龟祥瑞,祝福国泰民安;
《紫气东来》黄河紫砂澄泥砚,《扬帆》《弯月提梁》《变色云炉紫砂壶》《蓝彩将军杯函关盏》《火焰竹节函关盏》《钵型鹧鸪斑函关盏》《松上月曜变函关盏》等在河南省工艺美术“琢百花杯”手工原创精品展评中荣获金奖。
在一楼展厅,崔红涛先生站在澄泥砚展柜前,还向我们介绍了融入洛阳元素的文创产品:龙门大佛砚、牡丹仙子砚、明堂牡丹砚、牡丹凤凰砚、老子骑青牛砚、道德经砚、函谷关城门砚等。“传承河洛文化,用陶瓷艺术讲述洛阳故事。”他的言语间透着自豪和自信。
再次坐到茶台前,崔红涛先生在我们面前放了一个玻璃杯和黑釉茶盏,分别倒入白开水,体验了两个器具中的水后,感觉黑釉茶盏中的水入口稍有甜味。“这是黑釉茶盏特有的,和新安坩子土中的矿物质元素与水发生氧化作用有一定关系。”到函关窑采访,真的是惊喜不断。
“眼前的天目黑金碗和以前人们用的大黑碗是一样的原料,天目黑金碗的精细与大黑碗的粗放形成鲜明对比,正是新安独有的坩子土,经过用柴、用气的精致把握,产生窑变,才达到精美精细的效果。”崔红涛先生指着茶台上的黑金碗说。
崔红涛先生坦言,下一步继续做好研发工作,在创新上下功夫,推进“函关窑”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函关窑品牌知名度,把函关窑产业做大做强。
采访手记:
函关茶盏的美学价值不止于茶文化,它的醇厚细腻,如星空般绚烂的斑纹让饮茶之人深感震撼,记者有幸鉴赏了前天刚刚出窑的七彩兔毫盏,在特殊盏灯的照射下,能够看到,如丝似毫的窑变色彩流纹布满整个茶盏,崔红涛先生把这称作从窑变到矅变。“曜变”之“变”,就是器物在窑内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气氛的不同,甚至其他不可预测的特殊原因而导致窑内瓷器的器型、釉色、釉面等等,产生意料不到的变化,呈现出完全超越预期效果甚至超乎想象的面貌来。
所谓一盏一世界,因为窑变的神奇,让每一只函关茶盏都有故事,焕发出了生命的气息,闪耀着多变的神秘气韵。人生若有机会以函关茶盏品茶,必定让您体验其中神奇的感觉。
崔红涛名片:
崔红涛,男,汉族,河南洛阳新安北冶人,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国工艺美术品设计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园林绿化工程师,荣获河洛工匠、洛阳市返乡创业优秀乡贤等荣誉称号。现任洛阳函关窑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安县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河南省轻工业行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安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新安县工商联(商会)会长,新安县武术协会会长等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