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马雪】
【自5·20上台至今,蔡英文一直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倒退,官方交流冷却。近两个月,台湾岛内民众不断上街游行,表达对台当局的不满,台湾主流民意也并非蔡英文所称的“对抗大陆”。在这样的新局面下,适逢“国共论坛”将再次举行,如何利用两岸民间交流扩大台湾民意基础?
观察者网近日和两岸经贸文化发展协会会长黄子榕聊了聊。来自台湾的黄子榕自2010年起多次受邀赴陆参访学习,作为一线工作者,对两岸交流活动有着自己的犀利看法。黄子榕指出,两岸开放互通往来至今,多以经贸、旅游、文化作为主要管道,但民间群众相处有待改进。某些自称“统派”的台湾团体拿到资源后并没有回馈给台湾民众,会不会步国民党的后尘,令人担忧。有些受邀台方人员也一味迎合陆方,不真诚,将陆方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9月28日,黄子榕参加人民大会堂国庆招待晚宴。
观察者网:你从2010年开始游走两岸,你怎么看近几年两岸关系的发展?
黄子榕:2005年连战的破冰之旅(“胡连会”),展开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2008年起,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注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人民往来,开放大陆人民自由行、签署了23项经贸协议等。几年下来,从官方对官方,到加强对民间的交流,再到后来青年学子的交流,我身为两岸交流事务一线工作者,是随着这段发展过程一步步走过来的,看到其中有很大进步,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持续一段时间后,负面反应开始出现。无论台湾哪一个政党过去,台湾的报道都只是见个面、握个手的画面,陆方领导人说说话,去了那么个几天。不应该只有这样而已,这是我的疑问,也是台湾大多数民众的疑问。
这一阶段,台湾民众的感受是,无论是政策还是协议,都是属于特定群体(几乎都是政党人士或是特定企业)才享受得到,民众观感不佳自然形成,甚至有人认定是“买办”。很多台湾民众慢慢觉得,这都是政党间私下的利益。民众无感,积极意义就不容易体现出来,负面情绪也难以消除,自然渐渐积累。
观察者网:陆客去台湾,给台湾旅游业带来利好,也增进了两岸民众交流,为什么没有体现出来?
黄子榕:两岸开放互通往来至今,多以经贸、旅游、文化作为主要管道,“求同存异”是两岸的共识,但民间群众相处并非完全如此。
陆客来台观光,台湾部分店家变相涨价、旅游业同行削价竞争、观光景点人潮拥挤等。虽在经济上带来利好,但这是针对旅游观光、酒店伴手礼店、农渔养殖业者的政策,尤其是旅游观光业受益最大。负面所听所闻大多是人潮拥挤、秩序卫生、破坏景点等问题。但这些问题自旅游开放便存在,只是随着人数增加更增多了。而且我得客观地说,不只陆客,许多观光客,甚至是岛内的游客也有同样的行为,不能以偏概全都怪到大陆的旅客,这样是不公平的。
9月12日,台湾旅游观光业者大游行,喊出“九二共识,蔡英文不要,我要”的口号。
观察者网:有一部分负面观感也是政党和媒体操作的结果吧?
黄子榕:对,紧接着服贸协议、货贸协议甚至是FTA,被政客与当时的反对党(民进党)操作成“卖台”协议。台湾群众与年轻学子也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要了解这些政策不难,请行政单位邮寄到家或是工作单位都可以,要几百份都没问题。当然,国民党倡导力度也不够,才造成后面所谓的“黑箱作业”及“318太阳花学运”。
台湾民众“感性”大于“理性”,缺乏判断、是非分明的价值观,还有一个字——“懒”。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什么资料查不到?随鸡起舞的示威抗议已是常态,这是民主?民主首要条件,我认为是“自律”,能“自律”,才有资格谈民主。其次,就是对事件的判断能力。在台湾媒体渲染下,台湾几乎整个社会呈现“病态”,现在的执政党也在自食恶果了。当初有多少政策是有利于台湾更多民众的(民进党当时也知道),但在野党就是要反对执政党,借题发挥,以博取感性选民的支持。
台当局对“太阳花学运”126名被告撤诉,引发基层警察不满。
我在此想补充一下,当那些年轻人在抗议只有22K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他们在抗议、砸“行政院”和“立法院”这段时间,少赚取了多少薪资,要吃苦的高薪资工作他们也不愿意去。这是台湾教育与价值观的偏颇,让这一代的年轻人少了竞争力,很可惜也很可悲。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无法面对“现实现况”是台湾目前最大的问题。
观察者网:为什么台湾年轻人如此容易操纵,对中国没有认同感?
黄子榕:我认为国、民两党都得负起责任,国民党的反共情结、民进党的“去中国化”、教育课纲中的两岸历史只剩“台湾历史”……在李登辉12年、陈水扁8年整整20年的时间,青年学子对两岸关系和历史是呈现“断片”、“不了解”、“不想知道”的情况,许多人本应有的两岸血浓于水的民族认同,被扭曲了。
“太阳花学运”(资料图)
非常幸运,我是最后一届念到完整两岸近代史的(尚未“去中国化”教改前)。我也刚好热爱历史,所以对两岸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在大陆和台湾都买过许多两岸近代史的书籍,进行交叉比对,找出正确、合理、客观的史料来解释两岸关系的发展沿革,再将这些论述带回台湾走入群众,这是我每次来大陆参访交流后回台要做的事。否则再多的参访交流、研讨座谈,都变成是“形式上交流”,这样怎么可能不越交流越疏远?台湾受邀的组团方回台,如果不将陆方正面活动及内容带回岛内,这不但浪费了主办单位的美意,也在消费主办方。
“三民主义”第一个就是民族,民族与国族认同是非常重要的,这攸关整个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台湾缺乏太多的要素,导致今日台湾被边缘化孤立无援,无论哪个政党都要对此负起责任。
观察者网:现在两岸交流参访更多倾向于民间交流,尤其是青年交流,你也参加了一些活动,有什么体验?
黄子榕:前几年的交流参访不谈,就以最近这一年多来说,无论是民革、台联、台盟、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两岸学者座谈会等单位举办的参访、交流、研习课程、座谈会,我必须对主办方所办的活动给予正面的肯定。
但这中间也有部分问题存在,总的来说就是——台方投机,陆方无力。
陆方对台单位众多,可以让台方受邀人员接触到更多方面,但相对来说,台湾组团方受邀单位与人员的重叠性太高,面太窄。另外,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台方人员的情况,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有些台湾组团方滥用主办方名义,导致招商引资不当、资源下放不均,个别的甚至发生过诱骗台湾群众的行为,难免令部分民众把它们与绿营过去宣传的“买办”行为相联系,令人担心这些名义上的“统派”团体会不会步国民党后尘。这些团体占用了交流的机会与资源,有些真正掏钱、花时间和精力,热心两岸交流的人士就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极端案例令人吃惊,比如个别人在大陆备受礼遇,回台湾却把陆方批评的一文不值,欺骗民众;号称“统派”的却拿资源中饱私囊;有些年轻学子也是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如我所知道的,岛内某政党的党代表或是中常委之类的人士,对受邀初访大陆的女学员做出不当行为及言语上的伤害,这不仅毁了主办方的美意,还让人家背上黑锅。
其次,受邀到大陆参与交流参访座谈会后,这些受邀者回台是否有延续,是否能将陆方的善意带回给台湾群众?还是又等着下一次邀约,将主办方的美意都变成“形式上的交流”?
台方接受陆方善意的,就是带了一些政策协议回来。但某些自称“统派”的团体要维护既得利益,所以无法做到“传承、延续、培养新血”的气度,交流来交流去都是熟悉的面孔。
如果只能顺势、借势,无法走入群众引领群众,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高谈阔论,话语权就永远轮不到“统派”。既然号称“统派”,就不要两面讨好(陆方、台方),不要怕被贴标签。台湾都自称是“民主社会”,有“台独”的声音,为何不能有“统一”的声音?即使被贴标签,只要从事两岸事务工作者自己没有包袱,做起事来也能得心应手。
台湾的氛围就是如此,“统派”团体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两岸统一好”是民众常问的问题,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能接受谩骂、诋毁甚至人身攻击,我们的抗压性究竟有多少,自己要掂量掂量。
以我亲身经历来说,倘若我们有坚定自信的回答,是会慢慢被认同的。可惜的是,台湾“统派”团体众多,清楚了解两岸关系近代历史、了解大陆发展过程及“一国两制”实质内涵的人并不多。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怎么可能说服“感性的台湾民众”?
总之,受邀台方人员很多一味“迎合”陆方,缺乏“真诚”,这样很可能将陆方引导到错误的方向。
观察者网:你对现在两岸青年交流的方式有什么看法?有建议吗?
黄子榕:大陆对台单位现在特别着重在青年这个部分,我认为这比过去相对轻视青年是一个进步,但未来也不要局限在青年这个范围,应该继续开拓。台湾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来过大陆,难道就只是这些年轻学子就占了三分之二?不是的。
仅就青年交流部分来讲,我建议将学生交流年龄下调到中学,可以让他们边走历史景点边安排两岸近代历史的课程。相比大学生或硕博士,文化历史古迹对这些年轻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在好奇心的指引下,顺其自然将疑问带到课程上,可以循序渐进地走到对两岸史的了解上,逐渐培养认同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